自然之美遇见人文之美——访漳州台商投资区党工委书记蔡丽芬

  • 2016-11-24
  • 来源:漳州新闻网
  • 编辑:云霄融媒|云霄新闻网
  • 观看:2384 次
  • 暂无简介

      漳州台商区是一座正在崛起的厦门湾南岸新城。2016年,台商区用占全市1.27%的面积,实现全市7.5%的GDP,吸引13.6万的外来人口,与户籍人口比接近1:1。

      万达广场、万益广场、万星嘉和广场等一批城市综合体相继建成投用,吉家家、奥特莱斯等品牌店先后落户,阿里巴巴集团投资25亿元的中国智能骨干网项目即将开工建设,形成以城促产、产城良性互动的格局。

      三年来,台商投资区社会事业方面共累计完成投入5.1亿元,全区公办中小学共接纳9692名外来农民工随迁子女就近入学,特别是注重名校建设,引进厦门双十中学合作联办公立双十中学漳州分校,今年第一届高考就取得优异成绩。

      “漳州台商投资区是漳州的城市中心城区重要组团,融合了千年古镇之凝重、青山绿水之秀美、现代城市之繁荣。它有山水,有人文;有历史,有风情;有乡俗,有记忆;它弥漫着‘新城’的韵味,又吸引着那些有‘乡愁’情结的人们。”蔡丽芬说。

      近年来,台商区逐步形成以“温泉游”“休闲游”“文化游”为主题的特色旅游发展新思路。2016年至今,全区累计接待旅游总人数57.2万人次。蔡丽芬说,“对台、人文”是台商区旅游的最佳诠释,也是台商区在打造海峡两岸知名文化旅游胜地中全力强化的旅游品牌。

      “台特色”一直是台商区旅游业的一张“王牌”。

      白礁慈济宫是闽台保生大帝庙宇的祖庙,素有“南方故宫”之称,为国务院认定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首批涉台文物。白礁慈济宫在台湾拥有三百多间分灵宫庙,对活跃两岸民间交流,促进两岸关系改善起到重要桥梁作用。

      依托慈济祖宫,台商区着力加快“白礁古城”和闽台文化展示中心规划建设,以白礁慈济祖宫为中心,整合龙池岩、白礁福德庙、关帝庙等,建成集观光、旅游、休闲及闽台文化交流活动为一体的文物景区。

      同为台商区“四大国保”之一的林氏义庄是由漳州海商林平侯于1819年创建,与厦门鼓浪屿的菽庄花园、台湾的板桥林家花园并列成为林氏三大建筑。它曾在林家祖孙四代的主持下,持续办理赈济业务116年,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慈善机构”,更是集中表现出漳州与台湾的密切关系。

      蔡丽芬介绍:“经过历史的浸润,林氏义庄便不再是单调的自然之物了。它深藏着丰富的精神财富和文化密码,充实着‘对台’的旅游内涵,是台商区旅游产品中的重要一员。”

      “旅游产业的发展,需要以深厚的历史文化为底蕴。”蔡丽芬说,悠远的文化、浓郁的乡愁,成就了台商区在文化旅游上厚积薄发的优势。

      蔡丽芬介绍,台商区的人文景点,以白礁慈济祖宫、江东古桥、天一总局、林氏义庄“四大国保”最具代表。“它们集中浓缩了台商区历史文化、建筑文化以及民俗文化之精华,构成了旅游格局中最具市场影响力的‘文化之旅’线路。”

      而当钟灵毓秀的自然风光,遇上底蕴深厚、经久不衰人文资源,又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呢?

      “一种美的能量是有限的,而美与美相遇则成就了另一种境界——拓宽了旅游产品的‘厚度’。”蔡丽芬说。

      文圃山地处城郊,堪称海滨城市幽静的后花园。文圃山上,隐藏着一座千年古刹龙池岩,朱熹800年前在此开辟闽南最大规模的学校——华圃书院,并题诗云:“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独特的自然景观加上深厚的文化积淀,铸造多姿多彩的文化景观。

      台商区是华侨出洋的重要码头和著名侨乡,一批具有异国情调的小洋楼俗称“番仔楼”,像“凝固的音符”,给这里平添了绚丽的色彩。

      台商区是菲律宾前总统科拉松·阿基诺,台湾政要林洋港等名人的祖籍地。鸿渐村的公园内,还有阿基诺夫人种下的南洋杉和罗汉松。台商区内,十八世纪世界首富潘振承和“世界糖王”郭春秧的故居(祖祠)至今保持完好。

      台商区内的10多座古村落,广泛分布着的古民居、古建筑、古雕刻、古牌坊、古水井、古碑刻和参天古树。台商区还有老牌坊10座。其中,年代最早的是建于1502年的埔尾林魁“进士”坊,年代最晚的是建于1922年的辽东“志洁行芳”坊。这两座牌坊也是漳州已知现存牌坊中年代最早和最晚的牌坊。

      “我们正朝着打造旅游第一张名片的方向而努力。”蔡丽芬说,台商区将立足于现代的战略思维重点突出规划引领,挖掘和开发旅游文化资源,做好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完善“吃住行游购娱”产业链条,实现旅游产业要素优化配置、品牌有效整合、形象全面提升。


    推荐信息
    热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