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冷静思考和搞好长远规划也是一种“磨刀”的功夫,是为了更好更利索地“砍柴”

  • 2022-07-29
  • 来源:云霄县融媒体中心
  • 编辑:云霄融媒|云霄新闻网
  • 观看:7964 次
  • 1992年1月18日到2月21日,邓小平先后视察武昌、深圳、珠海和上海,沿途发表了重要谈话(通称“南方谈话”),重申了深化改革、加速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呼吁人们放弃姓社姓资的无谓争议,一心一意谋发展。在1992年5月召开的福州市党代会上,习近平指出:“必须加快经济建设步伐,做到每三至五年上一个新台...
    image.png

    1992年1月18日到2月21日,邓小平先后视察武昌、深圳、珠海和上海,沿途发表了重要谈话(通称“南方谈话”),重申了深化改革、加速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呼吁人们放弃姓社姓资的无谓争议,一心一意谋发展。

    在1992年5月召开的福州市党代会上,习近平指出:“必须加快经济建设步伐,做到每三至五年上一个新台阶,尽快改变港澳粤闽台南中国海区域内我们处于‘后排就座’的状况。现在就要做一些深层次的探讨,研究20年后福州市将达到怎样一个发展水平。”

    “3820”工程正式浮出水面。这一工程是《福州市20年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设想》的简称。1992年5月,习近平牵头,开展福州市发展战略研究,编制《福州市20年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设想》。那是一个宏伟的蓝图,从1992年至1995年是3年,从1992年至2000年是8年,总的跨度是从1990年至2010年,正好20年。时任福州市委办公厅主任陈伦说:“其实,一任市委书记也就5年时间,习书记却做20年的发展规划,这说明他完全不是为了自己的政绩。他是一位能够对历史负责、对后代负责、敢于担当的领导干部。”

    全民动员,问计于民。与厦门的畅想2000年不同,这一次福州的目标更加明确,“怎样赶超‘亚洲四小龙’”的问卷调查一石激起千层浪。自20 世纪60 年代末至90 年代,韩国、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和新加坡凭借其成功的经济发展和转型,创造出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成为东亚经济体的“楷模”,“亚洲四小龙”的风头一时无两。

    这次问卷调查吸引了3万多位市民参与,短短半个月的时间就收到了近3万份问卷。一对离休老夫妇连续数天乘车在市里调查,就城市交通、商业网点分布等问题提出10多条建议;还有市民骑自行车在城里转了3天,提出了加强道路网络建设的16条建议……问卷调查激发出的热情是福州人渴望改变的心声。

    对于福州来说,那是一个全民动员的时代。据不完全统计,1627名干部围绕581个课题进行调查研究,完成了367篇调研报告;调研组分头赴广东、海南、上海、山东、江苏、北京等地考察;各领域的专家学者、市直有关部门及县(市、区)领导、市大中型企业负责人以及基层同志也被召集起来,先后开了数十场不同类型的征求意见会……

    万人答卷、千人调研、百人论证。半年之后的1992年11月,十易其稿的《福州市20年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设想》在福州市委六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上审议通过。

    这一系列发展规划提出后,有的同志不理解,有的同志有顾虑:“陆地上还没发展好就发展海上,行吗?”“国际化城市会不会离得太远了?”“为官一任,想20年那么远干什么?”……对于这样的论调,习近平并不陌生。尽管在1992年5月的福州市党代会上,习近平就提出要排除求稳怕乱、小富即安、等待观望、与己无关、无所作为五个思想障碍,但是和六年前在厦门主持制定《1985年—2000年厦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一样,束缚依然存在。

    习近平在《福州市20年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设想》序言中说:“改革开放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事业,在其发展进程中,许多重大问题要从长计议、慎于决策。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一个地方的建设,如果没有长远的规划,往往会导致建设中产生严重的失误,甚至留下永久的遗憾。”“今天,我们是站在创造未来的源头上,就应当树立超前意识,敢做时代的弄潮人。”

    加快城市发展的步伐,同样是一次思想解放上的角力。1992年1月24日,习近平在《福建日报》发表的署名文章《处理好城市建设中八个关系》中说:“城市建设是一项承上启下、利在当代、造福子孙的系统工程。既要考虑近期效果,更要考虑长远利益。”

    1993年7月2日,习近平在《福建日报》发表的署名文章《关于扩大开放的若干思考》中说:“冷静思考是为加快发展提供充分的准备,只有深入调查研究,并在实践中善于总结经验,拿出符合实际的政策、方针,才能指导、推动经济建设迅速发展起来。从这一意义上说,冷静思考和搞好长远规划也是一种‘磨刀’的功夫,是为了更好更利索地‘砍柴’。”

    内容节选自《闽山闽水物华新 习近平福建足迹》

    推荐信息
    热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