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实践·先锋队丨七彩虹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先锋队:以专业与情怀构建“满园芬芳”文明实践新格局

  • 2025-07-07
  • 来源:云霄县融媒体中心
  • 编辑:云霄融媒|云霄新闻网
  • 观看:326 次
  • 云霄县七彩虹文明实践先锋队坚持党建引领,以“童心彩虹桥”志愿服务品牌为总载体,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十四载的坚实步履,不断完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体系,凝聚服务力量,持续推进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标准化、项目化、品牌化,将“志愿红”深深融入基层治理的肌理中,通过党建引领和专业赋能的“双轮驱动”,推动服务从“经验...

    文明实践·先锋队丨七彩虹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先锋队:以专业与情怀构建“满园芬芳”文明实践新格局.jpg

    云霄县七彩虹文明实践先锋队坚持党建引领,以“童心彩虹桥”志愿服务品牌为总载体,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十四载的坚实步履,不断完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体系,凝聚服务力量,持续推进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标准化、项目化、品牌化,将“志愿红”深深融入基层治理的肌理中,通过党建引领和专业赋能的“双轮驱动”,推动服务从“经验驱动”向“能力驱动”跃升,构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新格局。

    党建铸魂,织密文明实践“一张网”。先锋队始终高擎“党建红”旗帜,构建“党建引领+志愿服务”核心模式,创新拓展“政社企校”协同机制,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建共融,精心打造群众“爱来、想来、常来、盼来”的优质活动空间。同时,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灵活运用“五微”(微讲堂、微网格、微庭院、微阵地、微平台)载体,以多角度、宽领域、分类讲的形式,用“接地气”“冒热气”“有生气”的语言,开展党的创新理论宣讲。

    智库赋能,驱动专业服务“强引擎”。为破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专业化瓶颈,先锋队创新打造“彩虹智库”核心引擎。汇聚教师、心理咨询师、社工师、应急救护师等40名核心专业人才,构建“人才蓄水池”,提供政策研究、项目评审、专业督导等智力支持。创新“线上+线下”双轨培养与“专家带萌新”模式,盘活资源建立志愿培训基地,实施分层分类培训(新志愿者理念普及、骨干力量技能强化),推动队伍从“游击队”向“大兵团”的专业化升级。

    数字搭桥,实现供需对接“精准化”。以数字技术打通服务堵点,构建“互联网+志愿服务”平台,对接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构建高效运转的智慧生态,优化志愿者招募、注册、管理全流程,实现规范化运作。创新建立“群众点单、精准派单、高效接单、反馈评单”的闭环服务机制,确保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同时通过公众号、视频号等方式传播文明实践志愿文化,让文明实践好声音从“指尖”直抵“心间”。

    品牌深耕,点亮暖心实践“满天星”。“有特色、接地气、入人心”是七彩虹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先锋队打造文明实践品牌的追求方向。聚焦“一老一小一残一困一新”,孵化培育品牌项目,打造有温度、有影响力的品牌矩阵。聚焦重点群体,培育推广“童心彩虹桥”“百童暖心”“青春护航”等12个立得住、叫得响、传得开的金牌项目。与此同时,开展“菜单化”服务,变“被动受邀”为“上门服务”,化“我讲你听”为“你点我讲”,常态化提供困难帮扶、心理疏导、资源链接等精准服务,开展政策联讲、技术联学、服务联动25场次1200余人;围绕支教、宣讲、文化、应急、心理、帮困等成立8支志愿分队,涵盖400多名志愿者,组织开展扶助孤残、关爱留守、敬老助困等文明实践活动120余次;积极开展春节、元宵节等“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100余次;讲好云霄历史文化名城故事,组织编印《云霄方言俗语》《闽南童谣》《云霄地名文化》《开漳文化》《云霄红色记忆》等文化读本;开展春季植树、文明绿色出行、移风易俗、健康生活习惯养成等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80余次,推动群众文化活动出新、出彩、出亮点。

    硕果盈枝,闪耀文明云霄“新标杆”。七彩虹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先锋队成立14年来,组织各类活动450次,累计服务群众23万人次,志愿时长超8万小时,扶助孤老病残弱等群体5200人,发放爱心款物300余万元。团队及项目获国家级表彰16项(含全国优秀共青团员、全国百名最美生态环境志愿者等),省级表彰52项,市级表彰28项,66篇调研信息被国办和省办综合采用。全县志愿服务生态蓬勃发展,注册团队达404支,志愿者超7万名,“有困难找志愿者,有时间做志愿者”蔚然成风。

    数字赋能提效率,品牌深耕聚民心。云霄七彩虹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先锋队以“党建红”为舵,以“专业力”为帆,以“志愿情”为桨,在文明实践的壮阔航程中,用十四年坚守持续书写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动人篇章,无数志愿者以专业为灯,点亮温暖云山漳水的文明之光。

     

    通讯员:张瑞勇 陈舒婷 来源:云霄县教育局 云霄县委文明办

     


    推荐信息
    热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