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派扶贫干部”的扶贫路

  • 2018-07-09
  • 来源:云霄新闻中心
  • 编辑:云霄融媒|云霄新闻网
  • 观看:1554 次
  • 暂无简介

    本网讯(洪毅军)“谢谢吴副书记的关心,给我送来了这么多日用品。”家住云霄县火田镇圆峰村的何金厚老伯是该镇的建档立卡户,孙子患有轻度自闭症,10岁还不会开口与人沟通。2018年4月挂职任云霄县人民政府副县长、火田镇党委副书记吴锦城在了解到该情况后,主动上门慰问关怀,同时也让何金厚吃了颗“定心丸”。“你放心,我一定尽力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让您的孙子尽早进入特殊学校接受教育。”

    摸清底子聚焦民生发展

    这位何金厚老伯口中的吴副书记,就是漳州城市职业学院派驻火田镇参加精准扶贫工作的市派扶贫干部。今年4月,这位曾经在三尺讲台上为学生上课的教授,来到扶贫一线参加攻坚战。

    刚到镇时,他挨家挨户走访了解情况。当走进贫困户罗大海家中时,看到摇摇欲坠的土坯房,屋里几张破旧的桌椅,基本没有像样的家具……,“真没想到条件会这么差。”他给罗大海老伯送上慰问品,70多岁的老人家十分感动,连连感谢。“我当时看到这样的情形,心里暗想着一定要想办法帮他们摘掉‘穷帽’。”

    贫困户的安居问题时刻牵动着吴锦城的心弦。“安居才能乐业”,为切实解决贫困户“住房保障”问题,吴副书记与火田镇党委、政府一道用心用力推动贫困户的安居工程,由镇扶贫办、村建站牵头,发动各村调查摸底,梳理出危房户94户,涉及20个村。截至目前,危房修缮工程已全部开工,共投入资金206万元,竣工率高达94%。

    “群众住得安心,我们才能放心。”目前,火田镇不仅基本解决了群众的住房问题,同时也着力解决“出行难”问题。借助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项目,向上争取450万元资金在全镇新建7条村道,目前已有1条竣工,其余正紧张施工中。


    广开财路发展村集体经济

    “只有村财活起来,村民才能富起来了。”为破解村集体经济增收难题,吴副书记经常进村听取村财增收情况汇报,积极探索差异化、特色化的村财增收发展模式和运行机制。在各村兴建“阳光银行”,组织在圆峰村祥和新村百户安置区建设5000㎡大型光伏发电项目,采用租赁屋顶的方式搭建,共涉33间29户,年发电量约27.5万度,年收入可达20.625万元,营业所得收入将按比例分给6个扶贫重点村。同时,为尽快建成圆峰光伏并网发电项目,经多方协调,正在祥和新村建设全县首个集光伏发电、休闲娱乐、政策宣传等为一体的光伏长廊。

    此外,吴锦城和火田镇领导积极与企业沟通协商,位于辖区内的婧阳实业有限公司免费为佳园村、高田村提供800㎡厂房屋顶用于建设光伏项目,现已与国家电网并网获每度0.88元的补贴价格,年均增收4万元。


    多种形态拓展扶贫产业

    火田镇白石村自然生态良好,人文景观丰富,拥有独特的酒文化、茶文化,具有优质的旅游资源。吴副书记初到火田,便“慧眼识珠”发现了白石的宝贵之处,借助“绿水青山”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特色乡村旅游业,积极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推行“扶贫+旅游”“扶贫+农业”。

    看到白石漫山的千年古茶树,吴副书记与镇党委思路不谋而合,提出将开漳文化与古茶文化有机融合,打造出具有地域特色的白石古茶树群落观光园。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园区建设规划,保护性建设白石传统村落。今年年初,白石古茶树群落观光园被列为县“农业大观园”建设及市重点竞赛项目之一,计划总投1.5亿元,为建好茶文化及茶产品展览体验中心,吴副书记特意邀请漳州城市职业学院、漳州科技职业学院的教授、专家学者实地到白石走访调研,并进行研讨及规划设计。

    “扶贫工作一直在路上,只有一件件地干在实处,做真、做好、做实,扶贫工作才能扶到困难群众心坎里。”吴副书记一边擦拭着汗珠,一边赶往下一户贫困户家中。

    推荐信息
    热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