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云霄县扶贫办)云霄县和平乡的贫困户徐银枝和张伟平虽然不是同个村的村民,但相似的经历让这两个在广东打工的老乡心灵相通,彼此扶持、彼此奋斗。家庭全部生活的重担都压在他们身上,他们每个月靠小几千的工资支撑着家里的全部生活开销,不敢休息、不敢请假、不敢生病。
2017年年底,徐银枝和张伟平从广东返乡过年,第一时间到上坂村部和第一书记谢卫军沟通,告诉谢卫军,张伟平的儿媳妇老家广东省东凤镇下张村,那里的村民们靠着种植芡实,年入十几万元,而且他的儿媳妇掌握了芡实的种植技术,谢卫军在了解后,萌发了种芡实、护生态、能致富的念头。于是徐银枝和张伟平两个人开始了种植芡实的致富之路。
徐银枝和张伟平为种活种好芡实而四处奔忙,在谢卫军的帮助下,邀请芡实种植专家到现场检测土质、水质,种植户组团到广东下张芡实村“取经”,投入20余万元掘机井、修道路、铺水管,上坂村的“芡实总动员”不断升温。不懈努力之下,上坂村60余亩荒旧牛蛙地相继种上芡实幼苗,绿油油莲叶下孕育着小山村的致富果。
当前市场上芡实1斤可卖100-120块钱,按当前成功试种的效果,1亩池塘6个月就可收成250斤左右,算下来1亩差不多可净赚1万,除掉人工成本,徐银枝和张伟平20亩的芡实种植试验基地一年可收入10几万元。
徐银枝和张伟平不仅自身脱贫致富,还在上坂村第一书记谢卫军的带领下,帮助其他贫困户和村民致富,芊实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村里应势成立,6户芡实种植“领头人”携经验集结,号召原先的牛蛙养殖户“转行”,带领更多村民加入“种植大军”,以“公司+合作社+农户”为模式,集结人力、物力、经验、做法等,不断更新芡实的种植“新公式”,一场乡村从“污染养殖”向“生态种植”转型的变革在上坂村启幕。一张带着芡实果香气的“生态新名片”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登门造访,为小山村带来绿色、带来人气、带来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