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金传“抢救”多首闽南语红军歌并发扬光大——红色调子又唱起来了

  • 2018-08-07
  • 来源:闽南日报-漳州新闻网
  • 编辑:云霄融媒|云霄新闻网
  • 观看:3208 次
  • 暂无简介

      何金传组织村民唱起红军歌

      “八劝妹,免着惊,革命牺牲好名声,留落万古人传名……”近日,笔者走进云霄县圆峰村,一段歌词简明朴实、节奏朗朗上口的闽南语歌声悠悠传来。闻声望去,歌者为该村的红军后人、65岁的何金传,其口中所唱的,是一首在漳州地方党史上有过记录,如今却鲜有人能唱作的闽南语红军歌——《十劝妹》。

      保护

      当年激励着革命前辈的红军歌,正随着一个个老人故去而濒临失传

      “红军歌曲承载着当年红军的革命精神,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何金传对自己传唱红军歌曲的行动引以为豪,但有件事却一度令他颇为发愁,他发现,那些当年激励着革命前辈前赴后继的红军歌,正随着一个个老人的故去而濒临失传。

      为此,何金传踏上了对红军歌曲的搜集整理之路。自1991年起,他一有空,便骑着自行车,沿着当年红军走过的地方,到马铺乡坪水村、和平乡通贝村等革命老区村搜集资料。由于当年的红军歌大部分是口口相传,再加上会唱的人均是年事已高的老人,一些歌曲的曲调、歌词已流失不全,搜集工作异常艰难。

      20多年来,何金传跑遍了云霄县各个村庄。每到一处,老何都仔细寻访当地的老党员,打听会唱红军歌的老人。一路上,他带着厚厚的笔记本、录音机和照相机,边搜集边整理,推敲歌词,逐歌定调,在此基础上,根据录音进行还原谱曲,最终才将一首首口口相传的红军歌曲记录、保存下来。

      目前,他已“抢救”了《十劝妹》《八劝哥》《种田歌》《姐妹歌》等多首红军歌。

      缘起

      “听我伯父讲……闽南游击队李金发编写的红军歌悠扬动听”

      何金传与红军歌曲结缘,还得从他的伯父何春红说起。据何金传介绍,其伯父何春红曾当过红军宣传员,而他从小就听着伯父唱红军歌长大。

      “听我伯父讲,当年红军为了宣传政策、动员老百姓参加革命,创作了大量的闽南语歌曲,特别是闽南游击队李金发编写的红军歌悠扬动听,引人入胜。”

      老何所提及的李金发,曾于1930年任中共闽南特委委员,同年12月任闽南红军游击队第一支队政委。关于闽南语红军歌曲《十劝妹》,早在1985年2月,当时的龙溪地区中**史研究分会英烈传编审组和福建省龙溪地区民政局合编的《闽南英烈》第一卷中,就曾明确提到:《十劝妹》这首歌是由李金发经手编写的。

      采访中,何金传说到动情处,用质朴的嗓音唱起了红军歌《十劝妹》:“六劝妹,着认真,妇女团结起革命……”一旁静静聆听的驻村第一书记苏志仙轻声对笔者说道,“若是用普通话朗读这些歌词,我们可能觉得它平淡无奇,但听到老何用闽南语深情演唱,歌声中所传达出的那股子精神却显得朴实动人。”

      传承

      村民们听着听着,也忍不住跟着哼唱,小合唱渐渐变成大合唱

      渐渐地,随着何金传搜集到的红军歌曲数量逐渐增多,他又开始走村串户为乡亲演唱红军歌。“我要让红军歌一代代传下去,不仅要老人会唱,年轻人也要会唱。”何金传说。老何的行动,也得到了当地村民们的支持。“圆峰村是一个革命老区村,老何的心愿也是大家的心愿。”村民何圳城说,虽然时过境迁,但何金传费尽苦心搜集来的闽南语红军歌听来十分“贴地气”,至今仍颇为感人,“有时候,村民们听着听着,也忍不住跟着哼唱,小合唱渐渐变成大合唱,越唱越嘹亮。” ⊙朱乔柽 王一雄 吴志润 文/图


    推荐信息
    热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