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网讯(张琪)近日,云霄县植保专家到陈岱镇开展植物检疫宣传月活动暨红火蚁识别防控宣传活动。
活动中,专家在现场向村民讲解了红火蚁形态特征、生活习性、传播路径以及红火蚁预防和控制。

红火蚁是外来有害生物,进入秋季正值红火蚁繁殖及扩散期。为有效开展普查,形成群防群治合力,力求将蚁情密度控制在较低水平,工作人员现场发放宣传画册,并言传身教地向村民普及宣传红火蚁识别与防控知识和灭蚁药剂的使用方法。宣传画册从红火蚁的识别、叮咬处理、防控扑杀方式作简明扼要介绍。
当天现场共发放宣传画册300余份,灭蚁药剂250多份。下阶段,各村将指定一名村干部负责红火蚁防治工作,并公布了蚁情举报和防控技术咨询电话。农技站将按照蚁情举报情况,及时统筹有关单位开展红火蚁防控,共同做好秋季红火蚁防控工作。
科普小知识:
红火蚁原产地是南美洲,是一种重大危险性害虫,与一般蚂蚁相比个体较大,兵蚁体长3~6毫米。每个成熟蚁巢,约有5万~50万只红火蚁。红火蚁是一种杂食昆虫,能捕杀昆虫、蚯蚓、青蛙、蜥蜴、鸟类等,也能采集植物种子、花蕾和果实、损害植物茎和树干,在旱季会加剧破坏性。红火蚁一般是通过自然迁飞进行传播,但主要是通过人类行为来协助传播,如污染的草皮、苗木、盆景及集装箱、货物包装等粘附的土壤都是传播的途径。红火蚁主要入侵草坪、绿化带、苗圃、高尔夫球场、荒地、田埂、河岸、电线杆基部、堤坝、学校、房屋墙角以及盆栽植物、垃圾堆、肥料等地,能严重破坏生态,是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农业生产中的大敌。红火蚁对人具有一定的危害性,它腹部末端的螫针会叮螫人的皮肤,并注入毒液,使人产生疼痛感,出现红肿小脓疱,有的会过敏而休克,甚至死亡,是传入我国具有破坏力的入侵物种,已被列入我国重点检疫对象。
防范红火蚁叮螫及处理方法:
目前我国尚未有致死的报道,但被蛰至送医挂点滴的,已经不少了。在红火蚁发生区劳作时,不要长时间在蚁丘附近停留,要做好充分的防护准备。不慎被红火蚁叮螫后,伤口会有灼伤般疼痛,严重的伤口会产生红肿和脓包等症状。应立即用肥皂水清洗或食醋浸泡20分钟,并涂抹清凉油、皮康霜或皮炎平即可缓解和恢复;个别体质过敏者会引起过敏反应,出现发热、头晕现象,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治疗,不抢救治疗有死亡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