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许地山杨骚文学馆在古城开馆

  • 2018-10-15
  • 来源:闽南日报-漳州新闻网
  • 编辑:云霄融媒|云霄新闻网
  • 观看:2887 次
  • 暂无简介

      昨日,新开馆的林语堂文学馆内,众多参观者用镜头记录下大师风采。本报记者张伟斌摄

      许地山

      


      杨骚

      漳州新闻网讯(记者廖瑜婷)10月14日上午,林语堂文学馆、许地山文学馆、杨骚文学馆开馆仪式在漳州古城举行。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珊珊,市政协副主席陈跃鸿出席仪式。

      漳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深厚,文化鼎盛。历代英杰辈出,古代有陈元光、朱熹、陈淳、黄道周等,现代有林语堂、许地山、杨骚等。为坚定文化自信,繁荣文化事业,推动漳州文化建设,在市委宣传部的倡导下,漳州城投集团鼎力支持,市文联、市作协共同筹划,在漳州古城建设林语堂文学馆、许地山文学馆、杨骚文学馆。

      林语堂、许地山、杨骚文学馆位于孔庙对面的龙眼营100号,将古城建筑与古城文化有机融合在一起,集中展示林语堂、许地山、杨骚三位漳州籍文学大师的生平、照片、作品及书稿。林语堂、许地山、杨骚文学馆的开设,将与文庙、府学等一起,共同组成漳州古城文化的重要部分,成为传承漳州古城千年文化、提升古城整体品位、丰富古城旅游内涵的重要载体,成为坚定文化自信、打造漳州文化品牌、促进文化繁荣的重要平台。

      林语堂生于福建省平和县坂仔,祖籍芗城区天宝镇五里沙,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更是杰出的中西文化交流使者。许地山名赞堃,字地山,笔名“落华生”。无论是新文学创作还是宗教研究,许地山都是优秀的拓荒者。他提倡平民主义与人道主义,《落花生》一文是其思想最好的写照。杨骚名古锡,字维栓,祖籍华安县丰山镇湖坪村,出生于漳州南市街。他是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最早的成员,一生出版了22种著译,有抒情诗集、长篇叙事诗、诗剧集等。

    相关链接>>>>>

      哪怕就看半小时

      昨日,林语堂许地山杨骚文学馆在古城开馆。三位出生在漳州的现代文学史名人,在古城泮池之侧“相聚”,亦是一大幸事。说是馆,其实面积不大。斗室几间,足以勾勒出他们的生平,更多了一个牵绊脚步的去处。游客哪怕只在这里逗留个十几分钟半个小时,也是一场小小的文化洗礼。

      这正是我们所欣喜看到的。古城二字拆开看,“古”字,要的是文化味;“城”字,讲的是烟火气。一座古城,如果少了烟火气,少了市井街里的感觉,便感觉缺少了根基;反之,如果少了文化味,古城难免变为一个大型购物广场,便感觉缺少了灵魂。“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建设漳州古城,需要植入多元业态,激活产业格局,让其蓬勃发展。但在引入商业模式的同时,也不应该失去本身附着于其上的人文魅力。“肉”与“竹”,对古城都不可或缺。

      漳州古城是“有料”的。非遗馆、民俗馆、灯谜馆、孔庙等等,散落在漳州古城的文化景点还有不少。比干庙、古武庙乃至一些漳州名人故居也还在开发之中。这些景点单独来看,未必能吸引多数人千里迢迢前来一游,但足以让人来了之后咂摸出点味道,走了之后留一点念想。这里看个十分钟,那里待个半小时,漳州的文化也会慢慢地在众人脑海中勾勒出一幅剪影。也正是这些文化景点的组合,才构成了漳州古城的文化内核。 ⊙慧慧


    推荐信息
    热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