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网讯(黄怡彦)2018年,云霄县委县政府决定实施“村财增收三年规划(2018年-2020年)”,村级集体经济“破壳、消薄、领跑”三大行动在云霄县强力推进。



今年来,云霄县东厦镇强化党建引领,因村施策,9月各村村财增收项目均已通过验收,全镇15个行政村均提前超额完成2018年村财增收目标任务。截至9月底,共完成经营性收入607.23万元,提前完成2018年村财增收507.75万元的目标任务,占预期目标任务的119.59%,较2017年增加118.12万元,同比增长24.15%,15个行政村经营性收入均达5万元以上,经营性收入10万元以上的村占93.33%。
且看东厦镇是如何使出真功硬招,撬动村级资产资源的支点,实现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
发展“接地气”
东厦镇各村资源禀赋各有特点,既有共性,也有个性。2018年,借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契机,东厦镇全面开展农村集体资产清查,各村对本村集体资产资源进行清理、核实、登记。经过仔细摸排,确定各村可利用的资产资源,在此基础上因村施策,制定覆盖全镇15个行政村的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实施方案,明确村级集体经济增收项目59个(其中资源类56个,物业类1个,资本类2个)。对于集体资产资源合同到期的,根据市场变化调整租金,规范合同、重新发包,如浯田村东方埭上段、下段养殖池取得承包收入147.44万元,白塔村田地、养殖池取得承包收入30.61万元,东崎村两埭养殖池取得承包收入51.96万元。对于资产资源相对不足的,则因村实际制定其他发展方式,如东厦村通过出租山地、市场摊位收取租金,取得村财收入3.04万元。针对云霄县村集体经济发展试点村湖丘村,则将上级财政补助入股云霄县圣城集团,每年可取得收益3.75万元。
示范村有活力
走进浯田村,村容村貌整洁有序,卫生环境让人频频称赞。这些建设成果,得益于浯田村不断优化村财支出结构,提高村财的使用效益,科学合理、精细配置村财。
浯田村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通过盘活闲置资产、规范村集体资产资源发包等一系列方式,实现村财的发展壮大,成为东厦镇唯一一个村财收入上百万的实力村。在“做大蛋糕”的同时,浯田村着眼于“分好蛋糕”“管好蛋糕”,不断发展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将村财收益反哺村民。
“村里通过‘四议两公开’广泛听取党员群众意见建议,每年投入一定资金推进村庄道路硬化、环境卫生保洁、村办卫生所、农民公园等基础设施建设。”浯田村党委书记陈龙建介绍到。浯田村村财的使用实现了民生的“四化两保障”——促进村庄净化、亮化、绿化、美化,保障村民基本生活需求和文化休闲需求。
不仅如此,浯田村每年从村财收益中按一定比例进行分红,发放给村民。村民所得收益从最初的每人每年50元提高到2017年的400元。同时,浯田村还帮助本村村民缴交新农合保费,切实减轻农民负担,让村民共享村财增收成果。
而在村财管理方面,浯田村坚持以制度管事,以制度管人,严格执行村级财务公开公示制度,杜绝资金滥用现象的发生,保证村财的良性运转。
党建引领给力
“党建强,农村各项事业发展就好。”东厦镇提前超额完成2018年村财增收目标的法宝,就在于撬动村级集体资产资源支点的党建杠杆。
谋事创业,关键在人。2018年,东厦镇党委结合今年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注重选拔致富能手、有创业能力人员等,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为“村财增收三年规划”的实施奠定基础。同时,东厦镇党委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2018年党建工作责任制重要组成部分,把村财增收纳入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村干部任期表现等指标的考核范围。党建“杠杆”撬动了农村集体资产资源“支点”,进而带动东厦镇各村村级集体经济的良性发展,并反哺民生,夯实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向心力、公信力、凝聚力,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铸就了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党建引擎”。
“下阶段,我们将立足村情持续探索,盘活农村‘沉睡资产’,进一步汇聚发展活力,促进村财的晋位升级!”东厦镇主要负责人表示。
全镇一盘棋,发展志不移。随着村级集体经济的不断壮大,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农村新图景正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