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霄马铺:树立典型示范户 引领精准脱贫路

  • 2018-11-15
  • 来源:云霄新闻中心
  • 编辑:云霄融媒|云霄新闻网
  • 观看:1362 次
  • 暂无简介


    本网讯(张怡 江镇森)深秋的马铺乡村,处处皆美景。每到一处都是满眼的绿色,阳光撒在峰头水库,碧波荡漾着勃勃生机;彩绘的文化墙,干净的村组路,袅袅的炊烟让人感受到山村的希望在升腾、幸福在绽放。

    近年来,云霄县马铺乡把脱贫攻坚“造血扶贫”摆在突出位置,将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转变了贫困群众“等、靠、要”的思想,淳化了家风民风,强力推进全乡精准脱贫攻坚向纵深开展。在马铺脱贫大道上,涌现出许多典型示范户,他们“引领”着精准脱贫路,该乡新楼村何建坤就是其中之一。

    何建坤,马铺乡新楼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家里一共5口人,大女儿高中在读,小女儿和小儿子都在上小学。何建坤夫妇文化程度不高,妻子要在家照顾三个子女,家里收入来源全靠何建坤一个人在村里打零工,收入极不稳定,常常是朝不保夕,经济上捉襟见肘,所住的房子也是90年代盖的一层条石危房。

    挪穷窝——住房安全是前提

    马铺乡围绕住好房,实施住房安全“全覆盖”。该乡组织对贫困户危房“拉网式”排查,对符合改造条件、有改造意愿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应修尽修、应改尽改。

    “之前遇到下雨天,经常是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我晚上做梦都想着能够把房子翻新,圆孩子们一个新房梦,现在终于实现,这都是得益于党和政府的好政策呐!”何建坤看着自己的新房感叹道,“像我这样的家庭,要翻新房子至少得等到孩子都毕业出来工作,那最快也要7-8年的时间。”

    改的是房子,暖的是心房。原来,何建坤一家人挤在50多平方的房子住了20多年,条石结构的房子屋顶及墙壁已有多条裂缝,属于危房,而且随着孩子的长大,房子不够住的问题愈来愈突出。在上级相关部门对于贫困户安全住房政策下来后,驻村工作队立即入户跟何建坤讲解扶贫政策,同时为他申请造福工程补助,于2017年年底搬进了新房,大大改善了何建坤一家的居住环境。

    促就业——收入稳定是关键

    俗话说“人穷志短、马瘦毛长”,提高收入、稳定收入是脱贫的关键。

    “如果你能稳定地打份工,一年至少能挣2万元,日子就能越过越好!”在何建坤家中,马铺乡挂钩帮扶干部为他算了一笔经济账。今年年初,在帮扶干部的引导下,何建坤到枧河村天来水果加工市场务工,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每个月能增收1000元。

    除此之外,今年年初,马铺乡林业站发布护林员招聘,一名合格的护林员每个月工资能有1600元。帮扶干部得知何建坤各方面条件都符合要求,急忙推荐他去应聘,最终何建坤成功被录用。现在何建坤在规定时间和地点内,做好护林员的职责,空余的时间就去水果市场务工,一个月稳定收入有2500元以上。

    增信心——志智双奏是核心

    扶贫先扶志,治穷先治愚。只有让贫困户从思想上认识到自身发展的重要性,打出一套“志智双扶”的“组合拳”,才能激发其内心动力,激励出贫困户勇于向贫困宣战的斗志,最终达到稳定脱贫。

    “不勤快,再好的政策也没用。我现在要做的就是努力工作,把孩子培养成有用的人才,以后回馈社会。”新房子有了,收入也稳定了,何建坤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越来越浓烈,对生活越来越有信心。

    如今,何建坤闲时还会通过手机、电视和报纸,了解一些新闻时事,关注最新的国家政策;他也越来越关注孩子的学习,虽然孩子们的知识程度基本都超过他,没办法帮他们忙,但他还是会不时通过老师关心孩子的学习动态。因为成绩优异,马铺乡政府还为何建坤的三个孩子申请助学补助3000元。何建坤也慢慢体会到,知识才能改变命运,知识才能让下一代过得更加美好。

    推荐信息
    热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