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文区朝阳镇后店村老年芗剧爱好者:以曲会友 老有所乐

  • 2018-11-28
  • 来源:闽南日报-漳州新闻网
  • 编辑:云霄融媒|云霄新闻网
  • 观看:2702 次
  • 暂无简介

    芗剧爱好者在表演

      在龙文区朝阳镇后店村村北的桥边,两棵古榕树掩映着一座飞檐红瓦的庙宇——建溪宫。庙里供着保生大帝,是市级文物保护点。建溪宫坐西朝东正对着九十九湾流水。从今年年初开始,建溪宫前100余平方米的广场榕树下,每到周日下午就热闹非凡。11月25日下午3时许,笔者来到广场,见两位戏剧爱好者站在人群中间演唱,十来个操着二胡、鼓镲、笛子等乐器的老者在一旁伴奏,周围100多名群众饶有兴致地聆听。

      据建溪宫老年芗剧演唱队的组织者、朝阳后店村60岁的村民黄开发介绍,来这里唱芗剧的爱好者最大年龄75岁,最小56岁,每次活动现场都有100来人,有周边十几个村庄的芗剧爱好者,也有来自芗城、长泰的芗剧爱好者,他们通过建溪宫广场这个平台吹拉弹唱、展示自我、共同交流,老有所乐。说起芗剧演唱队的成立,黄开发颇有感触。他和爱人对传统芗剧都很喜欢,如今儿女都已成家立业,自己也不再操持农活,闲暇时间多了起来,要不就在家里自弹自唱,要不就到建溪宫和乡亲们一起泡茶、聊天。这几年,黄开发亲眼目睹了九十九湾后店段的变化:家家门前有绿,户户转角有花,河流清澈,空气清新,到处干干净净,环境越来越好。“现在和以前比,完全是两个样,路好走了,村子干净了,村民们特别高兴,来九十九湾畔散步的人多了起来,而建溪宫广场的榕树下就成了大家的落脚点,有时村里的芗剧爱好者在这里演唱,一出出芗剧传统戏,唱得大家满心欢喜。”

      起初,在建溪宫广场唱芗剧只有几个人,后来慢慢来唱的人多了起来,听的人也多了,有些会唱戏的人嗓子就痒痒了,也不时参加进来。黄开发就想牵个头,让周边几个村那些会演奏乐器的老人组个伴奏队,让芗剧爱好者每周日都来这里同台演出,相互交流。他的想法得到了戏迷们的支持,其中几个芗剧爱好者商量着凑钱买了板、锣、钹等乐器,以及音箱、功放调音台和无线话筒等设备。而十来个伴奏人员,有的是基本功过硬的,有的是大致懂一些乐理,有的是愿意跟着学。不管什么情况,黄开发都把他们组织进来,大家一边学习,一边伴奏,通过以老带新、勤学苦练,慢慢地伴奏也有模有样了。众人拾柴火焰高。近一年时间里,设备坏了,大家自发凑钱修修或谁家有先借用下;没有歌谱,老人们用毛笔把歌词、音律一笔一划地描在大幅宣纸上。

      黄开发家离建溪宫有十来分钟的路程,每逢周日下午,他就提前到广场,把音响、电线等事先安排得妥妥当当,再把凳子摆到广场上。两点半左右,芗剧爱好者们从各村聚集而来,伴奏师傅音乐起,想上去表演的一个接一个地唱。“每个人可以唱20分钟左右,一个下午可以唱7个人,大家上场表演的热情非常高,比较远过来的我们优先安排演唱。”黄开发说。“有了这个场所、这个活动,大家对周末都很期待。”“因为喜欢芗剧,我们老年人的闲暇之余在这里过得又充实又快乐。”在活动现场,群众对建溪宫广场的活动不时点赞。

      没有灯光舞台、没有服装道具、没有精致的容妆,有的是全身心投入的演出和围观群众的认可。对于建溪宫广场芗剧演唱队未来的打算,黄开发告诉笔者,希望把每周日下午的活动一直坚持下去,也希望演唱队的硬件设施能进一步提升,吸引更多的芗剧爱好者来这里听戏唱戏,让建溪宫广场芗剧文化成为九十九湾边上一道独特的风景。

      ⊙郑季华文/图

    推荐信息
    热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