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石村:“生态旅游+产业扶贫” 旧貌焕新颜

  • 2018-12-05
  • 来源:云霄新闻中心
  • 编辑:云霄融媒|云霄新闻网
  • 观看:1490 次
  • 暂无简介

    本网讯(张永明 何伟佳 许颖 李骞)在云霄县北部有一个美丽的村庄白石村,这里有千年的古树、有层峦的山峰、有如娟的瀑布、有清冽的山泉、有原始的生态、有诗意的麦田、有醉人的美景、还有人们津津乐道的“老茶、老树、老厝、老人、老酒”,犹如仙境落人间。然而,过去白石村守住了青山,却留不住乡愁,村里的青壮年几乎都外出打工,留下来的大部分都已过了知命之年,经济收入低是普遍现象,近几年,在脱贫攻坚战中,白石村坚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发展“生态旅游+产业扶贫”模式,奏响产业发展、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三步曲”。如今,白石村已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铲“穷根”,谋振兴,白石村依托白石珍贵的自然资源和人文底蕴,打造以古茶树群落观光园为核心,“五古(谷)峰(丰)登”,即白石古民居,古枫木林、仙峰稻谷、仙姑(古)荷塘、阳明谷瀑布、佛峰(丰)山登高步道等景点串联成片的白石生态游项目。同时,依托“大茂山茶”的国家地标优势和“白石老酒”的市场知名度,以旅游产业为主线串联起老茶、老酒、蕉柑、长寿粿等特色产品产业链。

    “白石现在依托白石绿水青山,我们发展也是白石的特色产业,有焦柑,还有一部分的旅游产业,打造一些旅游景点,村财也进一步增收,农民也增收。”白石村党支部书记林镇安介绍道。

    白石自古就有种茶制茶的传统,也是云霄县茶叶的主产区之一。为了做强做大白石茶产业,火田镇白石村在茶字上下足了功夫。扶持福建大茂山茶业有限公司自主开展茶叶规范化基地建设、新产品开发、加工工艺研究。2016年,“火田大茂山茶”获得国家级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17年大茂山金牡丹1号获得县茶叶评选赛铜奖,2018年金牡丹在第十二届国际茗茶评选中喜获金奖。目前,白石有茶园1000多亩,每年产值大概有1200多万元。白石的“茶招牌”越来越响。

    “我们主要依靠大茂山的地标,地标产业,以这个为契机,发展茶业旅游,进一步打造乡村振兴产业,为白石发展拓宽渠道。”林镇安说道。

    “要致富,先修路”。没有畅通道路,再好的风景也引不来“金凤凰”,再好的茶、再好的酒也是藏在深山人不识。白石村在脱贫攻坚战中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发展基石,多方争取扶贫项目、资金,建成多条景区道路,愣是在这山路十八弯、云霄海拔最高的大帽山上造出了一条宽阔的大道。在这里投资几十年白石酒厂业主对这几年白石村改变深有感触,以前白石老酒就建在山坳上,道路是羊肠小道,到处都是乱石和泥土,开车也要大半天,如今进入白石酒厂路宽敞了,进出货物运输方便,白石酒业生意也做得风生水起。

    “当时酒厂的条件确实是比较艰难,一个就是我们在这个深山里面发展酒业,还有一方面,主要是道路的比较狭窄,限制了我们的发展,现在我们的酿酒技术提升,加上道路的扩宽,让我们的酒水市场有一定的扩展。我们村的话,一些外来客,还有包括我们自己,有些窖藏的定制酒客户,很多都会带着家人,亲戚朋友都会来到我们这里游山玩水,对接我们白石这边的各个景点,还有我酒厂的一些酒水的亮点。”漳州白石酿酒有限公司的销售经理吴漂英说。

    “白石村这几年主要投入民生工程,首先最重要的就是路,完成的圆白线的道路拓宽,从以前三米半的道路,现在改成六米,完成白石的大茂山的那个古茶树观光园的道路,还有学校,其他的民生工程也做了很多,总投入2000多万。”林镇安介绍。

    随着道路等基础设施的逐年完善,白石生态游越来越热,近年来来白石旅游的人数呈逐年增长的态势,今年国庆节期间,白石每天就要接待游客2000多人次。

    白石村在经济取得发展同时不让一个贫困户落单,白石村横山自然村村民庄加顺是白石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由于生活无法自理,一个人独居在偏远的山上,由他母亲和哥哥照顾他。母亲住在山下,为照顾儿子,她每天都要走6趟3公里的山路,她岁数大了,十分辛苦,尤其是遇到下雨天,路又泥泞,就更加困难。镇村干部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经多方协调,帮其和亲戚置换了一处杂物房,争取扶贫资金为其装修一新,又叫人把她儿子背到了新房中,住上了新居,看着儿子由背下来安置到新房里,老母亲激动地感谢政府,此时老人的心暖暖的。

    “以前一到风雨天就得披着雨衣拿着雨伞去送饭,风一吹就非常狼狈以前上去送饭要走十几二十分钟,走了这么多年现在腿脚不行了我们一家都感慨现在的政府太关心我们。”庄加顺母亲感激地说道。

    “包括现在也都是我母亲在照顾,老人家现在年纪也大了,本来这么远照顾他就很不方便了,现在搬下去就方便多了。”庄加顺的哥哥感慨。

    几年来,白石村利用造福工程、危房改造、修建工程等政策,解决了贫困户的住房安全问题,使老百姓安居乐业。

    在解决了安居问题,白石村还关注村民的“钱袋”问题,在旅游产业的带动下,茶叶、老酒、蕉柑、长寿粿的经济效益好了,白石许多贫困户也参与其中,有的一边在茶厂打工,一边种植蕉柑,养些土鸡土鸭,就连自家做的长寿粿都能卖出去挣钱,增加收入的项目多起来了,脱贫不再需要“等、靠、要”。

    “白石村在2017年已经全部脱贫了,主要是解决(贫困户)一部分的就业,包括扶植他自己发展的产业,有些贫困户,让他到茶厂,酒厂里面去就业,解决他的劳动力问题。”林镇安说。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现在,火田镇白石村正按照绘就的蓝图脚踏实地的,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为实现古茶迎生机、古村焕新颜的白石振兴之梦而奋斗。

    推荐信息
    热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