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发金在给蓝花楹修剪枝条
“十年前,我们夫妻俩有幸接受邀请参加了闽南日报社组织的生日聚会,一转眼又是相聚时光,时间过得真快!”12月11日,经多方联系,笔者了解到漳浦县赤土乡万安村坂顶自然村林发金是与改革开放同生共长的人,便驱车赶了十几公里的路找到他。
出生于1978年12月18日的林发金,是家里的老幺。“我因为学习成绩不理想,小学一毕业,就出来帮父母种地。”据他介绍,受当时大念“山海经”的影响,父母看准时机,在村后山坡上开垦荒地,大面积种植果树。那段时光,他跟在他们身边帮衬着,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儿。
光阴荏苒,一晃几年过去,果树长大了,林发金也成年了。随着自家果树逐年获得丰收,林发金抓住机遇,念起水果生意经来。他一边采收自家种的荔枝、龙眼、李子、桃子等时兴水果,一边对外开辟销售渠道,然后雇车往广东汕头等地发货。因为价格好,他与合伙人越做越带劲,干了六七年,挣下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子。“2000年,我娶了媳妇成了家,第二年生下儿子。”林发金回想起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倍感欣慰。
随着水果市场竞争越来越大,原先一些传统的水果品种不再热销,林发金于结婚后便改行干起养殖业。他与妻子在老家一块空地上盖起几百平方米的猪圈,养了四五十头生猪。“养猪是一项又脏又累的活儿,我们每天要做的事可真不少,拉饲料、煮猪食、清理猪圈、联系买主,总是早出晚归,有时都顾不上吃饭睡觉。”林发金告诉笔者,虽然付出了许多努力,但是因为经验不足,又不幸遭逢一些变故,他们干了四年左右,没有赚到什么钱。
既然不挣钱,林发金干脆收了手,与妻子商量一番后,小两口携手一同前往漳州市区打工。他们进入一家木材加工厂,一干又是五六年。“苦是苦了点,但没有投资的风险,每天都有活儿干,工资收入稳定。”
后来,由于家中老人身体双双欠安,林发金夫妇不得不放弃漳州市区的工作,辗转回到乡下,一边照顾老人,一边埋头种田。“我起初在村里承包了近十亩田地种粮食和蔬菜,但是经济价值不大。不久,我经过多方了解,打听到花卉苗木很受市场青睐,就引进一些试种。”逮准了时机,林发金把从前家里种的荔枝、龙眼、李子、桃子树砍掉一部分,换种上时兴的小叶红皮榕、罗汉松、蓝花楹等。经过精心栽培,不出几年,这些树陆续出售,而且卖了好价钱。尝到了甜头,他不断扩大面积,直至全部种上花卉苗木。
2017年,积蓄了一些资金后,林发金又与姐夫合伙养起海产,而且经济效益不错,当年投资当年获得收益。这一年,他们迎来了第二个儿子,真是双喜临门。
如今,林发金早已住上两层半的小洋楼,一家四口过得幸福美满。“一路走来,虽然难免有些辗转,有些坎坷,但因为赶上了改革开放这个大好时代,我们才得以抓住一些发展的机遇,拼搏也才有了非凡的意义!”林发金说。
⊙洪锦城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