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眼新时代 提升新站位 漳州市卫计委努力提升应急管理工作效能

  • 2018-12-20
  • 来源:闽南日报-漳州新闻网
  • 编辑:云霄融媒|云霄新闻网
  • 观看:2749 次
  • 暂无简介

    “健康使命——2018”漳州市地震灾害现场紧急医学救援暨灾后卫生应急处置演练现场,急救队员正在为受伤患者包扎。

      漳州新闻网讯(陈徐昇/文吴超/图)漳州市卫生计生委始终坚持把应急管理工作作为社会治理的“生命线”工程,牢固树立“生命重于一切、责任重于泰山”的理念,深入解决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中的不平衡和不充分问题,应急管理工作效能不断提升。

      “稳”字为先强化体制机制建设

      领导重视,强化组织体系建设。漳州市卫计委以省级卫生应急队伍装备建设项目为抓手,各县(市、区)卫计部门高位推动,以点带面,推进全域应急能力大提升。制定了涵盖监测预警、应急救援、物资保障、风险评估、信息报告、联防联控、区域协作和能力建设等八项考核指标的基层卫生应急体系建设的总体标准,做到“实施有依据、过程有痕迹”。科学统筹,夯实处突队伍建设。建成以省级紧急医学救援漳州队为骨干,以突发疫情处置、院前急救为基础,以应急心理干预、卫勤保障为辅助的48支(省级1支、市级11支、县级36支)应急队伍,与厦门泉州龙岩三明建立了闽西南卫生应急联防联控机制,与上海金汇通用航空公司建立了直升机空中救援模式,与交通运输部东海第二救助飞行队建立了海上搜救联盟,与解放军第909医院建立了军地卫生应急处置体系,形成全行业覆盖、全方位保障的处突防控体系。严格标准,规范处置流程建设。重新修订《卫生应急值守标准化流程》《值班信息报告制度》等文件,全面梳理《突发事件卫生应急处置任务分工》《防台风暴雨洪涝灾害应急响应处置工作职责分工》等处突流程,对各级卫生部门的值守纪律、信息报告、领导批示办理、新闻发布等提出明确要求,优化突发事件应急指挥调度、团队协作、现场管理、分类后送等工作程序,形成处置流程图,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舆情收集分析机制,做到应急值守规范化、处置流程专业化、舆情监测常态化。

      “实”字为基筑牢基层基础网络

      锤炼作风,提高应急值守能力。严格落实24小时带值班要求,选拔政治可靠、作风过硬、业务精通的干部充实到卫生应急队伍,做到“分分秒秒不离岗、时时刻刻保运转”。11月26日7:57,台湾海峡发生6.2级地震,我市及周边地区震感强烈。接报后,市卫计委于8:05启动地震应急响应,并在30分钟内掌握了辖区内医疗机构接诊因地震导致受伤的人员情况,完成了全市医疗卫生机构因地震导致人员房屋设备受损的情况摸排。精益求精,完善应急预案管理。牵头编修了《漳州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漳州市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预案》等15类卫生应急预案,配合安监、经贸等19个部门,编印了《漳州市大规模群体性事件应急预案》等23项处置预案,制定了《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办法》等26项规范性文件,形成了类别齐全、层级分明、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卫生应急预案体系。攻坚克难,妥善处置突发事件。今年初,平和秀峰乡龙岭村发生一起食物中毒事件,市卫计委立即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流程,启动卫生应急专家会商,组织市级医疗救治和疾病控制专家赴平和县会诊指导。经检测,确认该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为大肠埃希菌(EAEC)导致的食物中毒。专家组立即按照EAEC导致食物中毒的治疗指南,优化治疗方案,做到合理用药、精准医疗。72小时内,42例食物中毒患者全部康复出院。

      “防”字为重健全预警防控网络

      注重风险监测预警。去年以来,市卫计委先后联合闽南日报、电视台、广播电台、东南网等媒体,召开流感防治、高温中暑、寒潮防病保健、直升机空中救援演练、汶川地震十周年卫生应急综合演练等十余场新闻通气会;与三大运营商紧密合作,授权市疾控中心为市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信息发布机构,建立突发事件公益短信预报机制,及时向社会公众发布疾病风险预判、突发事件自救互救常识。加强专项检查整治。先后组织了反恐卫生应急最小作战单元突击点验、卫生应急队伍及装备随机拉动、急救走基层、春运应急值守等多场次专项检查,通过检查督促承建单位的信息通报、队伍集结、装备拉动等响应环节,查找存在问题,排查风险隐患,发出整改通知书36份,全部限期整改完毕。深化卫生应急“六进”。实施卫生应急常识进企业、进学校等“六进”活动,依托正兴医院建成漳州市首家急救体验馆,全面开展卫生应急基本常识和技能的宣传教育。截至目前,已牵头组织了卫生应急“六进”活动135场,培训急救骨干力量约5000人,发放培训手册/宣传资料1.42万份,累计有近500家企业(校园、机关、军营)、近2000个村庄/社区和近1.3万个家庭从中受益。“急救技能白金十分钟”街头路演、“直升机空中医学救援”“千名师生学急救”等活动,在社会各界引起较大反响。

      “新”字为引创新练兵保障模式

      创新培训模式。先后举办“锻造应急精兵·共享健康漳州”“急救走基层”等13场卫生应急技能培训,开展“健康漳州·急救力量”为主题的卫生应急队伍技能大比武。11月28日-29日,市卫计委举办了“健康使命——2018”漳州市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桌面推演,以发生在本市和国内外的突发传染病防控为背景,分成两阶段31处场景,重点推演了疫情报告、风险评估、预警发布、指挥协调、启动响应、会商研判、响应终止等行政管理决策和流行病学调查、密接者管控、实验室检测、危险因子控制等防控实战环节,全景展现了突发传染病疫情的防控流程。各县(市、区)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各防控责任单位的主要负责人身临其境,通过参加全程推演,得到知识更新和实战体验。创新演练模式。今年组织了三场大规模的野外应急练兵活动,分别是:3月29日-31日,漳泉三龙四市在漳平开展省级卫生应急队伍区域拉动;5月23日-25日,在东山举办以地震灾害现场紧急医学救援暨灾后卫生应急综合演练;6月14日-15日,省级紧急医学救援漳州队赴三明尤溪现场执行救援演练任务。这三场野外应急演练均遇到晴雨不定、物资匮乏、缺水断电等不利因素,特别是东山演练期间,恰逢当地低压热气旋天气,白天高温炙烤、夜晚风雨交加,市、县两级6支110名卫生应急队员发扬团结协作、首战用我的作战风格,模拟地震灾害伤亡人员的现场急救、紧急转运、后送驰援、流动医疗方舱和灾后卫生防疫等5个学科27项处置科目,出色完成了全部演练内容,得到省卫计委的高度肯定。

    推荐信息
    热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