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下军令状,奋力争一流,2019年,下河就要这么干!

  • 2019-02-22
  • 来源:云霄新闻中心
  • 编辑:云霄融媒|云霄新闻网
  • 观看:1352 次
  • 暂无简介

    本网讯(蔡育忠 郑绿华)2月20日上午,云霄县下河乡召开2019年工作会议暨全面脱贫攻坚大会。下河乡领导班子成员、全乡干部职工、乡直各单位负责人及各村(社区)书记、主任共10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年味尚未散尽,战鼓再次响起

    这是一次全乡干群“总动员”、鼓足干劲想干事、干成事、干好事的大会;也是一次各村(社区)立下“军令状”的大会;更是一次吹响全面脱贫攻坚号角、奋力开创下河科学发展新篇章的大会。

    2018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开局之年,是全乡蓄势发力、乘势而上的一年,也是大攻坚、大发展、大丰收的一年。一年来,下河乡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各项决策部署,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全面脱贫奔小康”工作主线,攻坚克难,砥砺奋进,开创了产业结构调优、经济效益提升、民本民生改善的新局面。

    四个坚持,干好2019年工作  

    (一)坚持以产业发展为第一要务。锁定经济发展新目标,一张蓝图绘到底,确保实现首季“开门红”,半年“双过半”,全年“保增长”。

    工业上要有新突破。落实“一月一招商、一季一签约、一季一开工”工作机制,突出一把手招商、产业链招商、点对点招商,着力建链、补链、强链;同时,大力支持华锐、雁兴、智拓、同心健康、嘉利王食品、锎展游艇加工等重点企业技改升级,做大做强,推动下河工业经济实现“质变”。

    农业上要有新提升。继续大力推进下河杨桃,孙坑、石屏大棚蔬菜等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围绕一村一品建设和特色产业发展,着重做好做精杨桃文章,深入挖掘杨桃等农产品深加工的潜在价值,提升产品附加值;办好杨桃采摘季,提升“下河杨桃”知名度、美誉度;推动特色农业“触电”,切实增强农村发展活力。

    乡村旅游上要有新成效。加大投入,完善提升下河杨桃生态园建设,打造下河“市外桃源”;串珠成链,持续推进七高际旅游景区、陶淑楼等景点提升工程,深入挖掘整合农村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优势,打造下河—车圩—梅林—七高际精品旅游路线,探索推行“旅游+”新业态,加快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二)坚持以项目建设为第一抓手。要聚焦项目建设,力争有效投资的力度不减、速度不减,产业投资有较快增长,切实以项目引领发展、支撑发展、保障发展。

    要研究政策争项目。各部门要加强政策研究,搞好精准对接,争取更多的项目及资金;要科学谋划包装项目,加强项目库动态管理,确保一批重大产业项目、一批重大民生项目、一批重大“三农”项目进入到上级计划,切实提升项目量。

    要突出重点抓项目。紧盯资金到位率、项目开工率和竣工、投产率三大关键指标,持续开展“三抓三比、十项竞赛”和“百个项目大比拼”活动,全力推进“五个一批”项目攻坚,推动形成项目接续滚动发展态势,不断扩大有效投资。实施“一个项目个专班、一抓到底”工作机制,持续深化“三比三拼”,确保开工有进度、投资有强度、投产有速度。

    (三)坚持以为民服务为第一职责。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20字总要求,坚持“五级书记”一起抓,我们深入实施“345”示范工程,着力将下河打造成振兴样板。

    巩固脱贫成效,打造下河“小康”底色。按照退出规定程序和标准,做好省级验收、第三方评估和现场考核等各项准备工作,确保今年实现脱贫摘帽;要围绕“两个确保”,落实“政策不变、力度不减、干部挂钩不脱、驻村工作队不撤”工作要求,全面开展脱贪攻坚战稳定提质三年行动,确保稳定脱贫、不返贫。

    着力乡村振兴,打造下河“发展”底色。把乡村振兴和巩固脱贫摘帽成果结合起来,注重示范引领,充分发挥富硒资源优势、杨桃产业优势、生态资源优势及历史文化优势,重点打造市外桃源及内龙陶淑书院,推动建设一批乡村特色旅游项目、水电路通信和人居环境整治项目,扶持一批特色种养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培植壮大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有效激发农村经济活力,推动农业、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产业进一步融合,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加快乡村全面振兴。

    办好民生实事,打造下河“幸福”底色。紧盯上学难、看病难、养老难、出行难、公共配套差等“四难一差”问题,用心用情用力办好为民实事,加快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市政道路改建以及垃圾、污水处理等群众关注的“头等大事”和“关键小事”,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不断改善人居环境,切实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四)坚持以优化环境为第一重点。公正、透明、便利、高效、廉洁的发展环境是激活动能的最佳土壤,全乡上下要把优化政治环境、营商环境、社会环境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以铁的决心、铁的手腕、铁的措施抓出成效。

    要营造一流政治环境。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持续兴起“大学习”热潮,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进一步凝聚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强大合力,推动“四个意识”、“四个自信”、“两个维护”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要营造一流营商环境。要推动政策落实,加强政策宣传、解读和辅导,让更多企业知晓政策、用好政策;要深入开展“干部不担当不作为、群众办事难、企业办事难”等问题专项整治,加大惩治“庸懒散慢虚”力度,切实以环境的大改善促进要素的大聚集。

    要营造一流社会环境。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深入推进平安下河建设,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深化维稳“七大专项行动”,持续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依法严打“黑恶霸”、“黄赌毒”等各类违法犯罪活动,重拳打击制售假烟行为,为群众打造一片“净士”,严防各类事故发生,营造和谐安定稳定的社会环境。


    推荐信息
    热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