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霄农民合作社:有的放矢拔“穷根” 扶贫路上不掉队

  • 2019-10-08
  • 来源:云霄新闻中心
  • 编辑:云霄融媒|云霄新闻网
  • 观看:1359 次
  • 暂无简介

    本网讯(杨智超 陈国财 徐荫圈 吴若阳)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福建代表团审议时,心系革命老区、中央苏区发展,强调要饮水思源,绝不能忘了老区苏区人民;要确保老区苏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一个都不掉队。在革命老区云霄县下河乡,和丰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瞄准“穷根”,依靠发展产业带动老区群众增收,增强贫困户“造血”功能,产业扶贫取得良好成效。


    见到下河乡下河村村民蔡艺勇时,他正忙着用手机给自家的杨桃拍照,再挑选一些精美的照片上传到自己的电商销售平台上。

    蔡艺勇原本是村里建档立卡贫困户,2016年村里为他申请了扶贫贴息贷款,支持他发展杨桃种植业。如今,树上的杨桃开始丰产,但是苦于没有销路让他一筹莫展。和丰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及时伸出援助之手,与蔡艺勇签订购销协议,并以每斤高于市场价0.10.2元的价格收购,解决了贫困户“丰产不丰收”的问题。

    云霄县和丰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4年,主要从事杨桃的种植和销售,共有杨桃种植基地400亩,年产量2500吨,产值600万元。合作社采用“统一品种、统一技术、统一包装、统一销售”的经营管理模式,免费为贫困户提供优质幼苗,邀请农业专家深入田间地头为贫困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技术服务,并对产品进行分级包装并注册商标,确保杨桃的质量和产量双丰收。

    目前下河村共有2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加入和丰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依托合作社提供的资金、技术、工作岗位等方面支持,增强了贫困户自身的“造血”功能。

    在下河村,以和丰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为示范,通过“基地+合作社+贫困户”的产业扶贫模式的带动下,2016年至今,全村共有5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合作社实现脱贫,占全村贫困户总数的70%,其中,多数贫困户人均年收入从原先不足3000元提高至10000元。


    推荐信息
    热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