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网讯(黄晓玲 郑铭杰 张怡)“三社联动”是指社区、社会组织、社工,以政府购买服务为牵引,以社区为基础平台,以社会组织为服务载体,以社会工作为专业支撑,以满足居民需求为导向,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把多元服务供给实现在社区的一种新型社会治理模式和社会动员机制。三者之间不是简单地相加、融合与合作,而是打破原有的服务提供方式,实现政社互动、社社联动、1+1+1>3的实践过程。
1月13日,云霄县民政局携手和平乡人民政府到坎顶村举办以“三社联动聚坎顶•欢欢喜喜过大年”主题为的迎新春下乡慰问活动。活动联合坎顶村委会、漳州市致尚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坎顶村巧娘班等,通过慈善义诊、慈善义剪、送春联、慰问老弱病残、举办知识讲座等方式,推进“三社联合”更好地服务村民、温暖人心、和谐邻里,把祝福送进村民的心坎里,让大家高兴过大年、欢乐迎新春。
贴心义举,慈善义民
“阿婆,您这血压有点偏高,平时您会高血压吗?”护士边耐心地询问80岁高龄吴婆婆的身体情况,边仔细地帮她整理卷起来的袖子。在慈善义诊现场,乡卫生院医生和护士正为老人们量血压、测血糖,同时为有需要的村民提供免费检查身体看病开处方,并针对有关老年人疾病预防相关知识提供咨询、进行解答;另一端,东南眼科医院医生和护士也正给村民们一一进行眼部视力检测,尤其对村民常见的“青光眼”、“白内障”等开展重点检查,并提专业性意见和建议。
俗话说“有钱没钱,理发过年”,寓意从“头”开始焕然一新。在现场一角,大爷大妈们早早等在旁边,围在中心的“Tony老师们”一把亮闪闪的剪子舞得飞快,不一会,就帮吴大妈理出了新发型。原来是云霄县美容美发协会理发师和本村理发师正为全村男女老少村民免费理发,传承“剃头迎新”的民俗习惯,象征着新的一年,“从头开始”、平安顺遂。
书情送暖,祝福到家
这头,红彤彤的春联“新鲜出炉”、挂满院子。书法家们正奋笔疾书,大笔一挥,“惠风和畅”、“政通人和”等等好寓意、好彩头跃然纸上,晾满院子,也暖满人心。“这意头好,春联纸虽不贵,但老先生们的字贵重,祝福更加贵重!”坎顶村支部书记吴来和说道。据悉,活动现场共为村民们发放300多副对联,并携粮油走访了多名卧病在床的困难高龄老人,把对他们的新春祝愿送到床前,更送到了心坎里。
趣味声声,育教入心
稚嫩的字迹,却不失工整,行列间可见写字人的用心与专注,这正是坎顶村“巧娘班”的杰作。自从开设“巧娘班”以来,扫盲成效异常显著,村里的这些“巧厨娘”们不仅“下得了厨房”,更是“上得了厅堂”,与孩子们一同背起了小书包,背起了“千字文”。在活动现场,厨娘们边羞涩地看着自己的“作业本”挂上了展示板,边挽起袖子洗菜、摘菜、烧火,烹制香喷喷、热腾腾的大锅饭,邀请村民们“同吃一锅饭”、“更添邻里情”。当然,孩子们也玩得不亦乐乎,“过万水”、猜谜等趣味游戏,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明白协同作战、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同时,活动还为孩子们举办了亲子教育知识讲座活动,邀请云霄县实验幼儿园李斌副园长主讲,通过生动有趣的讲述,把大道理融入在小故事中,让孩子们听得懂、也听入心。
据了解,自2017年坎顶村入选福建省第二批农村社工试点村,“三社联动”已驻该村三年有余。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来自漳州市致尚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社工团队入驻坎顶村,将社工服务进一步引入乡村,并不断提高乡村治理能力与公共服务供给水平。作为城乡社区“三社联动”省级试点,坎顶村更是积极发挥驻村社工专业优势,外引社会组织,提升村两委能力建设,活化多元社会力量,助力农村社区发展与建设。“今后,我们将不断借鉴外来优秀经验,引入社工服务新实践;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内容,拓宽社工服务平台,激发社工服务在乡村发展中的内生动力”,漳州致尚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主任王闽惠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