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网讯(朱淮杰 张永明 刘小婷)长期以来,房前屋后、猪圈牛棚等卫生死角一直是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的痛点和难点,陈年久置的垃圾制约着农村人居环境的提升。近年来,云霄县和平乡各村着重清理房前屋后的陈年垃圾和废弃猪圈、牛棚等“垃圾吸附点”,绿化、花化新空地,注入文化内涵,打造宜居秀美的农村新环境。
在和平乡,如今的西安村大西安自然村绿树成荫、花团锦簇,村民蔡火钦家门口新种的花草树木开始拔芽吐绿、欣欣向荣,而菜园里的时令蔬菜也鲜绿喜人。老蔡说,这些空地原先可都是猪圈、牛棚,长期废弃后成了垃圾、杂物的“吸附点”,没想到经过拆除、整理,居然焕发出了新景象。
据了解,在西安村,单猪圈就有200多间,平均每户超过了1.5间,多数已经废弃,又脏又臭,即便每天保洁,卫生环境总不尽人意。为改变这一情况,去年起,该村加大力度,重点对房前屋后的陈年垃圾和废弃猪圈等进行清理,并对清出的空地进行绿化、美化。
在和平乡上坂村,从房前屋后、猪圈、牛棚等清出的空地有了“更高配”的版本——农民休闲文化公园。村口上原本垃圾成堆的小凉亭如今已是该村的一张景观名片,小学门口的荒废地摇身一变成了大型运动场,更让人称奇的是这个280平方的多功能小广场。村民们说,别看这个广场不大,在以前,这里单单猪圈就有26间,牛棚也有4间,卫生环境差、恶臭不堪,严重影响村容村貌。
如今,上坂村全村新改造出的农民休闲文化公园达1600平方米,部分文化公园还兼具多种功能,平时是休闲场所,逢年过节是停车场,农收时节则是晒谷场。
在和平乡,像这样把房前屋后、猪圈、牛棚等改造成农村休闲文化公园的点还有很多,全乡22个村、区以属地为原则,发现一处、整治一处,串点成线、连线成片,人居环境整治卓有成效,进一步提升人居环境和村民的幸福指数。
“旧”垃圾挖清了,日产的“新”垃圾就更好处理了。和平乡每天所产生活垃圾达15-16吨,目前已实现日产日清,真正做到家园清洁、环境美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