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霄下河:党建引领 为脱贫攻坚装配“红色引擎”

  • 2020-05-15
  • 来源:云霄融媒|云霄新闻网
  • 编辑:云霄融媒|云霄新闻网
  • 观看:1728 次
  • 暂无简介


    本网讯(陈可姗 谢榕)自脱贫攻坚工作启动以来,云霄县下河乡党委坚持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精准谋划、靶向用力,建立党建扶贫先锋队,推动人力向脱贫一线汇聚、资源向脱贫一线聚集、力量向脱贫攻坚一线凝聚,汇聚决战决胜脱贫攻强大合力。

    建强堡垒,吹响“冲锋号”

    下河乡是漳州市17个欠发达乡镇之一,全乡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618户2271人。乡党委坚持抓党建促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推动全乡党员党员干部主动向脱贫主战场集结,依托脱贫攻坚指挥部专班办公室和“五位一体”工作体系,将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帮扶部门、村干部等群体下沉到脱贫攻坚任务一线,采取“指挥部+党支部”立体化模式,包片负责,为凝心聚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打下坚强组织基础。

    真帮实扶,打通“脱贫路”

    通过建立党建扶贫先锋队,实行党员干部与贫困群众“1+N”结对帮扶机制,结合“三个100%”工作,开展多轮次入户走访,对全乡10532户农村家庭开展全覆盖摸排,重点对618户建档立卡户从“两不愁三保障”、饮水安全、就业增收、扶贫政策落实等多个方面进行排查,着力摸清底子,建立台账。

    实行摸实情、查问题、重整改闭环式工作方式,通过低保提档、临时救助等社保兜底,解决双老户、患大病等发展能力不足贫困户生产生活问题;通过点对点帮扶,积极开发保绿、护林、河道管理员等公益性岗位,共吸纳48名贫困户加入保洁员、保绿员、河道管理员、护绿员等公益性岗位,为贫困户增加稳定收入;搭建从果农到商超、电商再到消费者的产供销一体化模式,优先收购贫困户特色农产品,确保农户稳定增收。同时,通过党员干部与贫困群众以心交心,群众的满意率不断提升。

    产业造血,用好“组合拳”

    以村级党支部为依托,充分发挥党群服务中心阵地作用,推行“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党建扶贫模式,发动广大党员带领群众上项目创产业,切实将党建的“红色基因”与“绿色产业”有机融合,做大做强杨桃产业,做优做精乡村旅游,构建起“一产接二连三”发展格局,有效拔除“穷根”,增强产业脱贫“造血功能”。目前全乡杨桃种植总面积达1.35万亩,年总产量4万吨,总产值2亿元。2016年至今全乡已有贫困户276户1024人通过合作社、乡村旅游带动实现脱贫。

    同时,通过党建扶贫先锋队带动,在全乡9个贫困村共谋划种植、养殖等生产性项目18个,提供就业岗位100多个。其中石屏旺江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外龙亮鑫保洁有限公司、外龙人造花加工厂、下河和丰专业合作社等企业接纳了60余户贫困户务工,有效实现了先进带动后进,先富带动后富。

    下一步,下河乡将持续发挥党建引领作用,重点提升贫困群众的“造血功能”,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助力脱贫攻坚。


    推荐信息
    热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