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霄:拧紧校园“安全阀”撑起学生“平安伞”

  • 2020-06-18
  • 来源:云霄新闻中心
  • 编辑:云霄融媒|云霄新闻网
  • 观看:1514 次
  • 暂无简介

    本网讯(张瑞勇 林敏)安全工作关系到千万家庭的幸福安宁,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随着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全面复学,为确保师生健康管理无缝隙、无盲点,云霄县教育局面对非常之事,拿出非常之举,勇担非常之责,克服麻痹思想、摒弃厌战情绪、杜绝侥幸心理,推出“护校安园十项行动”,多措并举抓落实,齐抓共管保平安,全力维护师生生命财产安全和学校安全稳定,努力办好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

    推进安全防控措施精细化。全面构建“五防一险”(人防、物防、技防、心防、制度防和保险保障)校园安全防范与保障新格局。及时部署和贯彻有关安全稳定工作要求,完善研判预警,防范应对等各项制度和机制,提前预防,及时应对各类涉校涉稳突发事件,确保教育系统安全稳定。推进音视频对讲式一键报警系统与校园门口监控系统建设,实现校园安防系统与公安、教育信息化应用服务体系的有效融合。严格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管控措施,构筑校园安全防线。启动学校、班级、老师、家长“四级”预警防控体系。实行动态排查机制,“一人一表”“一人一案”完善师生、家长信息可追溯系统,精准掌握师生健康状况。制定完善师生返校和应急预案,按照防控工作要求,实行全封闭管理。完善校园安全风险防控机制,全面排查校园及周边各类安全隐患,建立整改清单,坚持立行立改,边查边改,严格实行销号管理,确保校园安全管理到位。加强防疫物资、危险化学实验品消防安全管理,防范安全风险。进一步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和危机干预工作等。

    持续强化学生安全教育。加强校园安全课程与资源建设,推动安全教育、法治教育进新生教育、进课程教育、进课外实践活动。建立健全学校安全教育长效机制,全面开展传染病防控、防溺水、防交通事故、防火灾、防地震、防踩踏事故、防毒品侵害、防传销、防电信金融诈骗、防不良网贷、防暴力恐怖袭击、防危化品伤害、防性侵害等防灾避险宣传教育。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突出重点,拓宽渠道,不断提高安全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做到安全教育全覆盖。实行“阳光体育大课间+课外体育锻炼”,每生掌握2项以上体育运动技能,确保每天在校体育锻炼不少于1小时,全力构建“立体化”健康教育模式,强化学生生命、心理健康教育。充分发挥各类媒体和网站等平台作用,积极参与学校安全宣传报道,努力形成上下一体、协同联动的宣传合力,打造全方位的宣传报道格局。

    加强学校食堂安全管理。强化食堂和餐厅标准化建设,食堂经营必须证照齐全有效;采购食材应索取供货票据并建立台账;加强食堂从业人员管理,食堂从业人员必须办理健康证,持证上岗,每日必须进行晨检,落实从业人员管理相关规定;餐饮用具使用前必须严格清洗并消毒;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要求认真落实采购、储存、加工、消毒、保洁、留样、人员培训等所有环节。

    提升学校应急管理水平。明确学校安全工作校(园)长负责制,把责任落实到每一所学校、每一个工作环节、每一名工作人员。做到常抓常管、真抓真管,形成“时时抓安全,随时随地看安全”的意识;定期研判学校安全形势,及时开展应对工作,居安思危,警钟长鸣。各学校结合各自实际,在确保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以应急演练为主线,结合日常应急管理,坚持“贴近实战、注重实效”的原则,广泛深入开展实战化应急演练,完善优化预案,加大应急装备物资投入,注重专业人才培养;组织开展应急预案、应急知识、自救互救和避险逃生技能方面的培训和竞赛等活动,提高防灾避险和应急处置能力。

    全面排查整治校园安全隐患。牢固树立“隐患就是事故”的思想,扎实开展安全隐患排查。通过常态化、全覆盖、拉网式等排查机制,把所有风险隐患纳入视野,做到安全检查有痕迹、排查隐患有台账、问题整改有结果,确保风险隐患动态“清零”,切实做到“预防为先”。努力把“看不到”“想不到”“不知道”的问题纳入视线,做到“不留盲区,不留死角,不留余地,不留尾巴”,对安全死角和管理盲区进行逐一排查,坚决清除一切管理漏洞。对涉校涉生矛盾纠纷进行“拉网式”全覆盖摸排梳理;对学校内部消防设施、食品卫生、交通安全以及校园安保力量、防护装备、安全管理制度、安全防范设施、应急处置机制等不间断地进行检查,对发现的问题隐患,立即落实整改,跟踪落实整改情况;对存在的重大隐患、突出治安问题,实行挂牌督办,并报告相关部门协调办理,直至消除危及学生及校园的各类安全隐患,确保排查到位,整改到位。

    排查整治校园周边环境。形成校园安全定期检查、定期梳理、定期研究、定期总结的常态工作机制。健全涉校园案事件应急指挥、联动处置、新闻宣传、舆论引导一体化机制。在校园周边环境专项治理的基础上,联合相关部门对学校周边200米以内网吧、歌厅、占道经营、出售“三无食品”、上下学等安全隐患进行整治。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周边重要路段、重点区域的上学、放学、晚自习时段“安全岗”建设。商请属地公安派出所落实上、下学重点时段学校周边“护学岗、高峰勤务岗”“见警察、见警车、见警灯”等制度。

    排查整治校园欺凌、暴力行为。教育、公安、司法等部门建立学生欺凌专项报告和统计分析机制,切实履行教育、管理责任,设立学生求助电话和联系人,及早发现、及时干预、制止和依法查处欺凌、暴力行为;学校全面开各类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做到深入排查到位,核实化解到位。加强教育与公检法司等部门的合作,关注个别学校的校园欺凌问题,引导教师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班主任、辅导员要注意发现和及时化解学生之间的矛盾纠纷等苗头性问题,防止矛盾激化、事态扩大,对发现的学生欺凌和暴力行为问题,及时进行处置并按照规定向有关部门报告。

    推动“安全防范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围绕提升校园安防建设重点任务,全力推进联合护学工作机制、应急处置联动机制、定期通报会商机制建设、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建设、完善群防群治体系,优化安防系统建设,全面提升校园智能和应急处置能力。加大学校专兼职安全员的培训力度,使专兼职安全员队伍成为本校安全工作的“明白人”、校内资源沟通和家长教育沟通的“协调人”、校际间安全检查的“专业人”。

    推动“校园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树牢安全发展理念,强化底线思维和红线意识,完善和落实重在从根本上消除教育系统事故隐患的责任链条、制度成果、管理办法、重点工程、工作机制和预防控制体系,全面加强安全风险防控和隐患治理。加强学生安全教育,扎实推进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安全保证。

    推进心理安全防护工程。建立和完善校园心理服务体系和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强化师资队伍建设,组建驻校社工团队和心理辅导志愿者队伍,建好用好心理辅导室和咨询热线,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身心特点以及不同阶段的易发心理问题,给予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有针对性地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强化学生生命教育、挫折教育,增强“珍爱生命、热爱生活”的意识,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和抗挫折能力。在尊重学生、谨慎保密的情况下,全面覆盖、多频次的开展心理健康普查,为每个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对有心理行为异常表现的学生重点给予关注和心理干预,对有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及时转介,同时做好家校沟通,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化解心理压力,提高抗挫折能力,防范发生自杀、自伤、他伤等意外事故。

    推荐信息
    热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