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霄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主题教育现场教学活动

  • 2020-07-01
  • 来源:云霄新闻中心
  • 编辑:云霄融媒|云霄新闻网
  • 观看:3198 次
  • 暂无简介


    本网讯(吴锡坤 徐荫圈 陈享)学习路上,初心永恒。6月30日上午,云霄县秋瑾故居文化园、向东渠纪念馆集中揭牌落成。两处“红色坐标”开放首日,县委书记王金狮、县长张明东、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施仲达、县政协主席林达祥等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议成员走进展馆、步入园区,以一场别开生面的现场教学活动忆初心、庆“七一”。通过主题教育现场教学活动,进一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的重要论述,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9周年。

    新落成的秋瑾故居文化园,是辛亥革命先驱、妇女解放运动倡导人、“鉴湖女侠”秋瑾的诞生地。县委书记王金狮、县长张明东共同为秋瑾故居省级文物保护标志揭牌。

    古香古色的秋瑾故居文化园坐落在云陵镇享堂村,尤为亮眼。占地1050平方米的园区内,七先生祠的一砖一瓦定格着“鉴湖女侠”的童年时光,紫阳书院里书声朗、书墨香。在这里,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议全体成员认真聆听秋瑾的个人生平和她的在云童年生活史,详细了解一件件珍贵历史文物背后所蕴藏的文化传承故事。

    近年来,秋瑾故居先后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福建省涉台文物名录,县委、县政府对此高度重视,专项成立秋瑾故居紫阳书院工作委员会,累计投入379万元,大力推进秋瑾故居修缮整理和展览陈列工作,定位打造云霄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国学传承研习以及廉政文化教育新基地。一系列鲜活生动的革命先烈故事被融入现场教学,首批观摩学员切实获得历史遗址的真实体验和情景感受,红色基因的根脉转化为党性教育的生动教材,传统文化活化成为可视可听、可读可思的精神食粮。

    徒步来寻先辈迹,循踪改革踏征程。在向东渠纪念馆,县委书记王金狮与当年建设向东渠的老书记李文庆共同为向东渠纪念馆揭牌。馆内一张张珍贵的历史照片、一份份详实的历史资料,以及一个个鲜活的实际事例,都让全体成员身临其境地感受向东渠建设过程中的艰辛与不易,以及当年参与建设的干部群众所展现出的无私奉献、奋力拼搏的精神。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议全体成员通过实地、实景、实情的教学,全方位感悟向东渠精神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在现场,黄长茂、黄汉河、许圣、曾祥生、吴荣金、吴禹门等向东渠建设者代表心潮澎湃。革命老前辈、时代新先锋同聚一堂,重温建渠历史、共忆激情岁月。

    1970年,云霄、东山两县5万多名干部群众,用“一钎一锤”“肩挑锄挖”的方式,逼水上山,穿嶂越涧,建成了“江南红旗渠”——向东渠,书写了人工引水工程的一大奇迹。

    今天,“向东渠精神”是云霄人民心中不忘初心的精神坐标。学习弘扬向东渠精神,是全县上下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重要举措,也是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强化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重要抓手。

    为进一步提升向东渠文化品牌,县委、县政府决定投资5000万元,规划建设“向东渠精神教育实践基地”。新建成的向东渠纪念馆展陈面积400余平方米,内容丰富、设计新颖,展现了当年战天斗地的建设场面和新新云霄的美丽风貌。透过一张张珍贵的文献资料和历史图片、一件件古味十足的劳动工具,大家共同回首艰苦卓绝的峥嵘建渠史。现场教学活动中,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议全体成员纷纷表示,将不忘大爱无疆的情怀、坚定当官为民的信念、树立勇于担当的品格,当向东渠创业精神的践行者,宜居宜业宜游新云霄的建设者。

    活动结束后,李文庆向王金狮赠送《向东!向东!》(第二卷);向东渠建设者代表们同游南湖生态园,共同见证家乡新变化。


    推荐信息
    热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