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调车员: 脚下铁轨烫着 身边车厢烤着

  • 2020-07-20
  • 来源:闽南日报-漳州新闻网
  • 编辑:云霄融媒|云霄新闻网
  • 观看:2853 次
  • 暂无简介



       ▶调车员黄超站立在高温的车梯上进行作业

    ▼调车员黄超测试列车自动制动机是否正常运行

    ▲调车员郑智勇提起列车钩销,分离钩销连结的车组。

      7月17日中午1时30分左右,一列从漳州东站方向驶来的52745次列车缓缓驶入漳州北站。甫一停车,3位佩戴安全绳索、头戴草帽、身着橙衣的工作人员就迅速从车上走下来,他们就是被称为铁路“小飞侠”的调车员。

      “这批计划有22钩,郑智勇你负责货5道检查,黄超你负责道岔开通及货5道顶送作业……推送车辆时注意瞭望、上下车要注意安全。”作为调车长,高玮一接过调车作业计划单便开始安排工作。高玮告诉记者,调车员分为调车长、连结员,确保编组好的列车能按时发车。当车厢到达指定位置后,调车长需与机车司机用电台进行联控,并按压电台按键发出讯令指挥机车进行作业;连结员负责车列的推进瞭望、摘挂、编组、对停留车辆做好防溜措施等工作。

      短暂的工作分配后,调车员们马上到达各自岗位开始作业。此时室外的气温已临近40℃,经过长时间晒烤的车厢更是达到了六七十摄氏度,穿梭在铁轨间的调车员们不时用手擦拭额头的汗水,刚抹掉没一会儿又冒了出来。不过,他们依然严格按照相关工作流程,将一列车拆分成一辆辆车,再把一辆辆车连接成车列……

      在车辆连接处摘接风管、检查车钩连挂状态、爬上闸台拧紧制动机……连结员黄超的眼睛时不时被流下的汗水模糊,但他依然抓着烫手的车梯、扒在列车上熟练地进行一系列操作。“还好,我手上早已长出厚厚的茧子,基本感觉不到烫。”黄超笑着对记者说,他们每天从早上7点半干到晚上6点,工作时长达11个半小时,这种天气里,他们身上的工作服都是干了湿,湿了又干。

      “还好,我每天都要喝五六大瓶的水,才能把失去的水分补回来。”黄超说,他们每个人也都随身携带着藿香正气水,以防中暑。

      “铁路运输就如同人体内的大动脉,一旦停滞就影响到了方方面面。”黄超告诉记者,他自2011年退伍后便开始了调车工作,虽然每天需步行十多公里,重复着相同枯燥的工作,但他不敢有丝毫怠慢,他说:“胆大心细是调车员必备的品质,保证列车安全是我们的职责。”

      ⊙本报记者 闫锴 通讯员 陈明

      本组图片由本报记者沈昊鹏摄

       责任编辑:林思赓 黄妍婷


    推荐信息
    热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