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云霄融媒综合)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我们感动于连续48小时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也心疼着防疫志愿先锋队头顶烈日坚守卡口,更不能忘记疫情数据“排查兵”的默默付出,“疫情不退,他们不退”,他们用实际行动书写了战“疫”中动人的一幕幕。
“警嫂”何怡函,闪耀在抗疫前线的巾帼芳华
“医生,那我吃下退烧药后能重返工作岗位吗?”驻守在下河交通检疫点的云霄县行政服务中心干部何怡函目光焦灼地望着医生。“不行!你都高烧39.5℃了,必须在家休息。”云霄县医院急诊科的医师正疾言厉色地说。此时,刚值守完8小时通宵班的何怡函在连续10天高强度的防疫工作下还是病倒了。
自疫情形势严峻以来,何怡函作为一名党员积极响应组织号召,主动冲锋在前,勇担时代使命。作为今年首批参与到云霄四个交通检疫点工作的党员干部,她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毅然投身抗疫一线,驻点下河高速路口,化身路口“守门员”,与医护人员、公安干警及乡镇干部分工协作、配合默契,携手奋战在疫情阻击第一线,“逢车必检,逢人必检”,严防死守,为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筑起一张坚不可摧的“安全网”。
她说:“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遇到的群众几乎都是理解和支持我们工作的,只存在极个别不配合的现象。在中秋值班那晚,一个不符合入关规定的惠安群众被我劝回。哪曾想那名群众乔装打扮一番,改变了下发型就想再次蒙混过关,立马被我认出并拦下了。”同组的队员们不禁对她称赞道:火眼金睛,好眼力!
在检疫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年纪大的司乘人员不懂操作,她总是主动服务,顶着地表近40℃的高温耐心指导,一天下来,嗓子哑了,人也晒伤了,但她认为晒黑是光荣的印记,值得骄傲;即使轮班回家后,她也顾不上休息,只想抓紧利用休息时间处理单位上的工作,在家办公,再通过邮箱的方式发送给同事;即便生病发烧,组织让其在家好生静养,她也没闲着,化身通讯员马不停蹄赶材料,积极宣传报道交通检疫点的工作。
其实,她除了是一名党员,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警嫂”。“去年是我老公身处抗疫一线,我做坚实后盾,这次该换我上了!”她笑着说,“要对得起胸前的这枚党徽,我不仅是名党员,同时也是孩子的母亲啊,我得给我那年幼的儿子做个好榜样!”她目光坚定,眼神却藏着温柔。
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唯有挺身而出的凡人。何怡函用她的实际行动诠释出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舍小家、顾大家,她是闪耀在战“疫”前线的巾帼芳华。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每一位逆行的身影都值得我们铭记。
吴信用,老骥伏枥守初心 一线抗疫筑忠诚
老骥伏枥守初心 ,一线抗疫筑忠诚。在疫情发生后,云霄县档案馆办公室主任吴信用积极响应县委号召,主动请缨报名参加高速疫情防控工作,成为火田交通检疫点的守护者,同时也是本次云霄县直机关抽调干部疫情防控工作中年纪最大的那个。
“我是党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这是吴信用一直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在岗位上,吴信用主动履职、积极作为,肩挑人员排查、宣传劝导、站点服务等工作职责,做好车辆引导,异常车辆及人员处置、登记劝返等工作。他认真观察、分析火田交通防疫点的工作环境,做好本小组留验管理工作,发现拦截区5米高处夜间照明设置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后,第一时间提出相应建议,消除安全隐患。
9月23日晚,从贵州来的司机卢先生载货到云霄县,途径火田交通防疫点,因为是23日下午五点左右在东山县医院做的核酸检查,检测结果要到24日上午才能出来,只能原地滞留过夜,面对这种情况,吴信用立马为卢先生热心地送去矿泉水、泡面、面包等食品,解决饥渴问题,卢先生感到特别感动:“你们云霄人真的太好了,现在是疫情特殊时期,大家都不容易,感谢你们帮助我,今晚我能做一个好梦了!”吴信用轻描淡写地说:“传播正能量,弘扬人间大爱,是我们应该做的。”当晚,卢先生在驾驶室度过了安心的一夜。
如果信仰有颜色,那一定是党旗红!吴信用年近花甲,在战“疫”一线忙碌的他,人变瘦了,晒黑了,但理想信念也更加坚定了!
连淑茹,做好疫情数据“排查兵”
作为云霄县东厦镇疫情防控指挥部数据排查组的主要负责人,连淑茹每天都有打不完的电话。“您好,我是东厦镇工作人员,因疫情防控需要,需要做个信息排查。”这句话在大数据排查专班成员口中,一天不知道要重复多少遍,期间遇到质疑,不理解,甚至一些过激的言语,但他们都会耐心的解释,耐心的询问。当一句“谢谢您的配合”结束通话的时候,他们会偷偷的抹去心中的委屈和眼角的倦意,调整状态继续投入下一通咨询电话。
“我们每天数据排查的任务,就是根据上级指挥部发来的排查信息条,通过电话,一条条核实询问记录,然后汇总上报……”说话之间,双眼仍然停留在面前的屏幕,十指放在键盘上。数据排查,就是在与时间赛跑,容不得半点迟缓。
从9月10号以来,镇里已经接收到了4000多条行程数据,连淑茹和同事们每天都要及时对这些线索逐一核实反馈,判断管控措施,排查重点地区返乡人员500余人,分类管控,与卫生院、各村紧密联系,确保排查工作高速运转,守住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线。每天仅三、四小时的睡眠、凌晨一二点才下班成了常态。
作为一名家在龙海,却在云霄上班的小姑娘,连淑茹已许久未回家,常常一忙起来,就忘了给家里打电话,父母担心她工作繁忙,也不敢打电话打扰她。每当忙到很晚准备休息时,才看到父母的微信留言:要注意身体,照顾好自己。连淑茹既感动又自责。
在数据排查工作中,出现了许多大大小小的“状况”,“很多老人家只会讲闽南语,电话沟通时就不能仅仅使用普通话,就得说着自己不太熟练的闽南语来询问”,连淑茹告诉记者。闽南语,地方不同,口音不同,这些问题给沟通添加了不小的困难。很多人担心向我们提供信息会不会泄露自己的隐私。虽然常会被电话那头误认为“诈骗分子”,给沟通带来麻烦,但是也是会收获感动,辛苦一点也值得。
疫情在变化,防控等级也在变化,打来电话咨询、微信咨询也就成了常事。经常在接电话时,同时又有三四个微信语音通话弹出来,一天手机接百个以上电话是常态,高峰时直逼二百个。电话太多,一整天耳朵都嗡嗡响,“接起电话来,只好左耳听听,换成右耳听听”,左右耳“轮流上岗”。有时候实在没办法,只能手机放桌上,开免提大声说话,同时敲着键盘回复消息。
面对时间急、任务重、责任大、压力强等工作现状下,迎难而上,甘作“守夜人”,用奉献诠释无悔青春!在云霄县,这样的基层防疫工作人员数不胜数,正是有了这些基层干部的坚守,用实际行动践行责任担当,构筑起了云霄疫情防控的坚固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