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庆大霉素的研制成功,与这位云霄人有关

  • 2021-11-11
  • 来源:云霄县融媒体中心
  • 编辑:云霄融媒|云霄新闻网
  • 观看:958 次
  • 方接枝:忆庆大霉素的研发和诞生本网讯(徐荫圈 朱淮杰)在云霄县,有这么一位退休老干部。年轻时,他是福建省微生物研究室的科研骨干,曾参与庆大霉素、球红霉素、更新霉素等多种抗生素的研发,为医药事业发展作出贡献;年老退休时,他深藏功名,守着初心,归于平凡。他就是云霄县政协原主席——方接枝。眼前这位跟记者侃...

    方接枝:忆庆大霉素的研发和诞生

    本网讯(徐荫圈 朱淮杰)在云霄县,有这么一位退休老干部。年轻时,他是福建省微生物研究室的科研骨干,曾参与庆大霉素、球红霉素、更新霉素等多种抗生素的研发,为医药事业发展作出贡献;年老退休时,他深藏功名,守着初心,归于平凡。他就是云霄县政协原主席——方接枝。

    国内庆大霉素的研制成功,与这位云霄人有关.jpg

    眼前这位跟记者侃侃而谈的老人,就是方接枝。83岁的他,谈起过往,精神格外矍铄。

    1963年8月,方接枝从厦门大学化学系有机化学专业毕业后,由国家统配到福州中国科学院华东亚热带植物研究所微生物研究室从事科研工作。在研究所,他主要从事微生物化学,即微生物所产生的抗菌素的化学提取,纯化,理化性质,化学鉴别及化学结构等方面的研究。当谈起在15年的科研生涯中,最重要的成果是什么时,老方说,那非庆大霉素的成功问世不可。

    方接枝告诉记者,美国于1965年在国际市场上,开始垄断庆大霉素,他们研究所通过私人关系,从香港买一些样品过来,非常贵,1公斤大概20万元左右,一般病人都用不起,要向美国进口,美国也不卖给你。当时国内急需一些好的抗生素,来解决缺医少药、人民身体健康问题。

    国内庆大霉素的研制成功,与这位云霄人有关 (2).jpg

    在当时那个特殊的年代,从事医药科研面临着重重困难,此外,设备紧缺也是制约庆大霉素研制的重要因素。

    方接枝告诉记者,当时在设备问题上,他们没有发酵罐,只能靠三角瓶积累样品,就只好跑到工厂去跟人家借发酵罐,有时他们也不一定有。后来到福州农药厂借,发酵了两罐。当时试制出来的样品是他提取的,大概有1.5克左右,就花了5000元。他们研究所一年的经费当时是5万块左右,一点点样品就花了5000块,再搞下去,他们连吃饭都成问题。

    尽管遇到种种困难,包括方接枝在内的研究所里所有科研人员都没动过一丝放弃的念头。

    方接枝告诉记者,他们研究所里面人不多,当时有二十几个人,有七八个党员,他们党员里很有凝聚力,观点一致,尽管这么困难,他们咬着牙坚持下来,一心想着赶快把科技成果搞出来,为国家做贡献。

    好在后面有合作单位找上门来,使得庆大霉素才能成功诞生问世。

    方接枝说,跑医院,跑工厂,做实验,他从头到尾都参加了,鉴定会成功后,他们就很高兴,他们的科技成果能够为国家做贡献,大家都很高兴。

    国内庆大霉素的研制成功,与这位云霄人有关 (3).jpg

    方接枝说,从事微生物科研工作,那是极其艰辛的过程,一直在工作上刻苦攻关,哪怕是“以身试药”,也是常事。在老方的记忆里,就有着这么一段经历,让他刻骨铭心,那就是进行球红霉素正常人药理试验。

    方接枝告诉记者,参加人体测试后,这是他人生中第一次到医院挂瓶。当时反应过来的时候,头部像被钻子钻一样,非常痛,大概经过了十几分钟,痛苦完以后,就慢慢恢复到正常状态。试验快结束的时候,那天晚上肝痛的很厉害,他也知道,肝脏已经受毒害了。

    第二天,同事送他去医院检查,果不其然,检查结果显示:肝损伤。

    方接枝想,怎么办呢,要么停止实验,要么继续坚持下去。如果停止实验了,数据不完整,前功尽弃。最后咬紧牙关,把试验进行到底,坚持把试验数据做完整。

    国内庆大霉素的研制成功,与这位云霄人有关 (4).jpg

    一次次的挺身而出,一次次的咬紧牙关,终于换来一项项国产抗生素问世:1969年庆大霉素通过国家组织的专家鉴定会鉴定,迅速投产投用,1977年球红霉素、更新霉素也相继研制成功。

    1977年11月,由于家庭客观原因,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方接枝不得不告别研究所调回云霄工作。

    方接枝说,他在福州工作了15年,非常热爱他的工作岗位,当时要调动的时候,他的思想斗争很激烈,他曾经流过眼泪,他离开的时候,研究所的领导送他到车站,好几个人流眼泪,感情非常深,舍不得他离开工作岗位。

    回到云霄后的方接枝,把对科研工作的那份热情那份坚守,尤其是一个共产党员的担当,投入新的工作岗位当中,不管是普通的工厂职工,还是机关部门的领导干部。

    方接枝告诉记者,他是一名共产党员,不管干什么工作,都要带头把它做好,不管他走到什么地方,都要有这么一个信念。

    回云工作后的方接枝鲜少跟旁人提及他的过往,很长时间,他把过去科研所15年的那段“光辉”岁月默默地藏在心里。只是到了晚年,老方回首过去,觉得应该总结一下,就算是给自己或后辈一个交代,由此,他写了一本叫《忆庆大霉素的研发和诞生》的小册子。

    方接枝说,他躺在床上就想,一辈子快过去了,但他一辈子有没有做一些有意义的工作,反复思考,到底他一生是虚度年华、碌碌无为,还是对国家有做点工作,想来想去,他就写了一本小册子,把他一生的情况简单地记录在里面。

    云霄县政协文史员谢鹏志告诉记者,今年云霄县政协编辑出版了一本文史资料,他们的老方主席投稿,写的是《忆庆大霉素的研发和诞生》,他被这篇文章深深地感染,非常的感动,他觉得方接枝非常低调,淡泊名利,大家都不知道他为国家做出了不小的贡献,这体现了他作为共产党人对党的绝对忠诚。


    推荐信息
    热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