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虎迎春 福见云霄
浑身都是泥,
掰开“血淋淋”,
外地人初见“不敢”吃,
云霄人却欲罢不能、爱不释手,
它就是海味美食,
泥蚶!
云霄人除夕年夜饭上的佳肴,数字要吉祥,一般是成双,而且每道菜都要有好寓意。泥蚶是年夜饭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吉祥菜,在云霄,泥蚶寓意“和和美美”,因此流传着一句俗语——吃蚶会“好康”。对于大部分内陆地区的人来说,想要吃蚶,其实还是有一定的口味门槛的,并不是谁一上来就能接受它的味道和吃法。而云霄人对泥蚶是情有独钟,不管爱不爱吃,云霄人都是从小被迫吃泥蚶而最终喜欢上泥蚶,因为过去祭祀先人要用蚶,过年仪式感要吃蚶,泥蚶有蓄钱压岁的象征意义。
泥蚶
这样的美味出产于云霄县东厦镇竹塔村的漳江出海口,这是大自然对云霄这块宝地的恩赐与眷顾。海淡水交汇的独特生长环境培育出的竹塔泥蚶具有咸淡适中,味道鲜美,肉质脆嫩,营养丰富,蚶血鲜红的特点,常食能开脾健胃、补血养颜,从而赢得消费者喜爱,更成为节日馈赠亲朋好友或请客下酒的高级佳品。
美味往往来之不易,冬日在冰冷刺骨的水中捕蚶是一件考验人意志力的工作。当潮水退去,蚶农们迈向滩涂地,弯着腰,一只手拿蚶耙在泥地上不停地刮,另一只手把耙来的泥蚶往网里扫,一左一右,双手配合娴熟,然后将装满泥蚶的网兜放在泡沫板上,用力往海水中推,直至推到停船的位置,他们用力抖动网袋里的泥蚶,除去泥巴后再拉上船,装入编织袋,运回岸上。这些工作步骤,被勤劳的蚶农在一块块的养殖滩涂上演绎成了风景,美成了画。
竹塔泥蚶养殖历史悠久,据《漳州市渔业志》、《云霄县志》考证,竹塔泥蚶养殖始于明代嘉靖年间(1522—1566年),当时云霄泥蚶已负盛名,凭借其独特品质产销浙闽粤一带。而现在随着水产养殖技术的不断发展,蚶类养殖繁荣发展,逐渐成为支撑全县渔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支柱产业。2010年7月,云霄县水产养殖协会向国家商标局申请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并于2011年2月14日获得商标证明。2013年12月,竹塔泥蚶获福建省著名商标。2015年6月,竹塔泥蚶获全国驰名商标。在亮品牌、增名气的努力中,竹塔泥蚶走出云霄、走向全国的步伐越来越快。
云霄年 云霄味
对于云霄人来说
年味依旧是
这些流传久远的传统古早美食
年味中的
“团圆 幸福 喜庆 祥和”元素
依旧浓厚
早已在云霄人心里深深扎了根,
千百年来
没有丝毫改变
记者:朱乔柽
图片:刘欣 吴灿 张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