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劳筑梦 以动育人 云霄多举措推进劳动教育“落地生根”  

  • 2022-06-21
  • 来源:云霄县融媒体中心
  • 编辑:云霄融媒|云霄新闻网
  • 观看:1550 次
  • 2022年以来,云霄县各中小学结合“双减”政策和“五项管理”,充分发挥劳动综合育人功能,探索德智体美劳相融合的开放式劳动教育模式,在推进劳动教育落地生根方面破题出新,形成了具有云霄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积极打造“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相融合的大课程。“一校一品”劳动教育。各校协同推进,不断拓展劳动教育实...

    陈岱竹港小学茶韵飘香社团学生正在学习茶艺.jpg

    2022年以来,云霄县各中小学结合“双减”政策和“五项管理”,充分发挥劳动综合育人功能,探索德智体美劳相融合的开放式劳动教育模式,在推进劳动教育落地生根方面破题出新,形成了具有云霄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积极打造“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相融合的大课程。

    “一校一品”劳动教育。各校协同推进,不断拓展劳动教育实践阵地。创新校园课堂。云霄实小、陈岱中心小学等学校开展劳动教育“一校一品”创建工作,每年开展劳动教育“六个一”实践活动:一次劳动主题教育、一次校园劳动实践、一次家庭劳动实践、一次校外劳动实践、一次劳动技能大比拼、一次劳动成果展示。学校设立文明交通劝导队、垃圾分类督查岗、校园清卫先锋队等志愿服务岗位,作为劳动教育的切入点,渗透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强化家庭课堂。云霄实幼、二实幼等学校联合家长开展“今天我当家”主题活动,明确学生家庭劳动时间,合理布置家庭劳动作业。家长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每年学会1至2项生活技能,通过洗衣、叠被、煮饭、洗菜、刷碗、拖地等,让孩子们练就“十八般武艺”。延伸社会课堂。广泛开展“进农村、入农户、下农田”学农实践活动,带领学生走出校园,通过户外农耕、走进果园、花卉等农业基地参与挖红薯、拔花生等劳动实践,提升学生劳动技能,增强劳动意识。

    “种采卖”体验教育。各中小学因地制宜开辟劳动综合实践基地,以劳动教育课为契机,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进行学科融合,多角度挖掘教育资源,对学生进行全面培养。从翻土、整地到施肥、播种,从拔草、浇水到采摘、分享出售,全过程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学生不仅学到了基本的劳动技能,更体会到了劳动的辛苦、父母的不易,获得了丰收的喜悦。云霄四中、云霄二中、五中等学校发挥校园劳动基地作用,种植蔬菜、花卉、水果等,实现了劳动教育从课堂向基地延伸,从单一学科到多学科融合,在双向教育中巩固提升,在比赛活动中入脑入心。将劳动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让学生亲身体验种植、采摘、养殖、设计制作、义卖等劳动过程,促进学生在实践中思考和学习,全面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审美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和关爱他人的社会责任感。

    聚焦家校联动教育。秉持家庭是第一学堂,父母是第一任老师的教育理念,家长带头教育孩子。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家长开放日等阵地,克服“唯分数论”、轻体力劳动等不良观念,提高劳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各学校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创设了不同年级的家庭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自觉参与劳动、热爱劳动,逐步成长为劳动“小达人”。有意识地安排孩子洗碗煮饭、择菜烹饪、扫地擦窗、叠床铺被、整理收纳,避免“以教代劳”“以说代劳”。让孩子在更多的家务劳动中,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学习劳动技能,增强劳动意识,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设计“亲子系列项目”,要求家长孩子一起小种植、小养殖、小记录,在亲近自然中了解节气,认识农作物、体验劳作,实现家校共育。家长通过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培养孩子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意识,形成良好家风。劳动的互动增进了情感,增强了获得感,培育了孩子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涵养了学生勤劳务实的终身品格。(云霄县教育局 通讯员:张瑞勇 林敏)


    推荐信息
    热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