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没有路没法富,要致富,快修路

  • 2022-07-13
  • 来源:云霄县融媒体中心
  • 编辑:云霄融媒|云霄新闻网
  • 观看:7682 次
  • 20世纪90年代初,日益推进的改革涉及多方利益调整,一些经济、社会的深层次矛盾开始显露,群众上访现象逐渐增多。一些领导干部怕群众上访。上访到门前,避而不见;上访到北京,派人截访。这些“防访”措施反而激化了矛盾。习近平的态度截然不同:“领导干部不要怕群众,要关心群众。群众之所以上访,就是因为他们有苦、...

    1657701358245957.jpg

    20世纪90年代初,日益推进的改革涉及多方利益调整,一些经济、社会的深层次矛盾开始显露,群众上访现象逐渐增多。

    一些领导干部怕群众上访。上访到门前,避而不见;上访到北京,派人截访。这些“防访”措施反而激化了矛盾。

    习近平的态度截然不同:“领导干部不要怕群众,要关心群众。群众之所以上访,就是因为他们有苦、有难、有问题要解决,他们找到政府、找到领导,是因为相信我们能够秉公办事,能够提供帮助。”

    习近平不仅积极接待群众上访,还抓制度变革,改“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每个月,习近平都安排市五套班子和市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到县(区)现场接访:下访前,提前告知群众时间、地点,要求县(区)组织调查摸底群众的问题,接访之前能解决的先解决;接访中,大量的工作是解惑、答疑、引导、说服,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方面的工作更艰巨、更重要。

    1991年4月12日,习近平率队到永泰县开展市、县领导联合接待群众活动。

    那天晚上,城峰乡(1992年撤乡改镇)凤星村党支部书记代表村民来求助,带了一份清单,要求市领导拨款修建机耕路。

    原来,永泰县43个建制村道路不通,严重影响生产、生活。因为没路,这里的农民有“三怕”:怕猪壮,壮了抬不出去;怕树高,高了运不出去;怕孩子大,大了娶不到媳妇。当地流传这样一个顺口溜:“解放四十年,年年盼公路;苍天如有眼,早降幸福路。”

    了解情况后,习近平说:“没有路没法富,要致富,快修路。你们的热情和积极性是好的,但是修村级机耕路应立足自力更生,依靠群众集资投劳来解决。”

    习近平还以自己当年担任大队支部书记时和社员一起筑路的经验,现身说法,使来访者很受启发。

    不少来访者感叹道:“领导干部回归大地,找到了根。”

    习近平也有不少感慨。他认为,市领导到基层接访群众,看起来很新鲜,但共产党和群众本来就应该是血肉相连的。通过这次接访活动,大家头脑里又有了许多新的想法,今后我们要寻找更多的途径、创造更多的形式来促进领导作风的转变,使各级领导干部不忘党的宗旨,增强公仆意识。

    习近平在1993年8月的一次专题研究会议上指出,对在接访中已经决定的事要落实反馈、不打折扣、取信于民;接访像一面镜子,可以照出我们工作中的差距和薄弱环节,发现当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对接访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要举一反三、引以为戒、标本兼治、统筹解决;各级领导要经常到基层中去、到群众中去,当马路巡使,体察民情、掌握民情,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民办实事、好事。

    内容节选自《闽山闽水物华新 习近平福建足迹》

    推荐信息
    热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