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霄:助力民俗文化传承,共筑富美坡兜畲村

  • 2022-07-18
  • 来源:云霄县融媒体中心
  • 编辑:云霄融媒|云霄新闻网
  • 观看:1724 次
  • 近日,福建农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赴云霄县下河乡坡兜村“三下乡”社会实践队走进畬村开展实践活动。此次活动依托下河乡坡兜村,借助福建农林大学、省农技协等优势资源平台,通过考察畲族文化馆、生态林漫道、生态水系等景观节点规划,助力坡兜村以发展少数民族风情乡村休闲旅游,实现乡村产业兴旺,推进乡村振兴。近年来,云...

    福建农林学子暑期三下乡:助力民俗文化传承,共筑富美坡兜畲村1.png

    近日,福建农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赴云霄县下河乡坡兜村“三下乡”社会实践队走进畬村开展实践活动。此次活动依托下河乡坡兜村,借助福建农林大学、省农技协等优势资源平台,通过考察畲族文化馆、生态林漫道、生态水系等景观节点规划,助力坡兜村以发展少数民族风情乡村休闲旅游,实现乡村产业兴旺,推进乡村振兴。

    近年来,云霄县委、县政府因地制宜、深挖特色,精准制定《坡兜畲族乡村战略一村一方案五年发展规划》,着力在坡兜实施一批民族风情特色项目、培育一批传统民俗活动传承人、叫响一批文艺精品节目,全力打造中国特色少数民族村寨。开发集“探畲山、赏畲景、住畲家、尝畲菜、听畲歌、跳畲舞、品畲茶”为一体的少数民族特色旅游线路,不断推动一产接二连三,实现村集体经济增收、村民致富。

    福建农林大学纪委书记邱应龙带领专家团队与“三下乡”社会实践队员开展实地调研。此次实践活动旨在进一步优化坡兜乡村特色文化旅游路径,传承和弘扬畲族传统文化,提升畲村旅游品牌影响力,加速文农旅融合发展,增加农民产业链利益分享,促进经济提效,村民增收。

    云霄县委副书记方毅强,下河乡党委负责同志分别向专家团队介绍了坡兜整体规划布局。2020年以来,坡兜村以完善基础设施为抓手,以人居环境整治为切入点,以挖掘畲村特色为主线,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实施了畲族村寨门、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农特产展示中心、幸福院、“一鉴钟情”文化园、村主干道白改黑、村部“双凤桥”拓宽改造、车圩(坡兜)中桥改造等项目,使坡兜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并因此被评为省级乡村振兴实绩突出村。

    福建农林学子暑期三下乡:助力民俗文化传承,共筑富美坡兜畲村2.png

    张景辉提出坡兜村以强化政治引领为行动指南,构建富美坡兜。接下来,坡兜将以畲族文化传承“六个一”为主线,挖掘培育一批当地传统民俗活动传承人,带动村民讲好畲族话、唱好畲族歌、演好畲族戏,切实激活少数民族村发展内生动力,让坡兜更具畲族村风情、更有云霄特色。

    随后由坡兜村的村委领导班子带领大家参观畲族文化馆。经工作人员介绍,文化馆主要为传承畲族记忆,挖掘钟馗文化,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馆主要展示畲族各个时期的重大事件及重要任务;斑斓绚丽、丰富多彩的畲族传统服饰;种类丰富的畲药;形式多样的畲拳文化;独具一格的钟馗文化。文化馆中记录了《五鬼闹钟馗》、《钟馗嫁妹》、《钟妹庆寿》等钟馗传说。为了丰富游客体验,文化馆增加了嵌入畲族传统文化的体感设施。

    “崇耀堂”是福建唯一一个钟馗庙,里面供奉的正是坡兜人民尊奉为“老公太”的钟馗,门口对联上写“崇正黜邪赐刀嫁妹,耀宗显祖驱鬼移居"。为纪念钟馗,五月初三,坡兜畲民会穿上传统服装载歌载舞庆祝其诞辰。

    调研中,邱应龙指出,文化旅游产业是一个关联性高、综合性强、产业链长的产业,它的发展离不开“食、住、行、娱、购、游”这六大要素。坡兜村要精准把握乡村旅游市场新需求,突出扩容量、做亮点、造景点、优节点,守住畲村的生态肌理培育,形成“吃住行游购娱”一站式旅游消费热点,让坡兜民族村有文化、有童趣、有内涵、有传承。同时,要处理好文物保护修复与旅游开发之间的关系,既要留住村庄肌理风貌,也要统筹考虑功能性配套,切勿丢失民族特色,留住畲村乡愁记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民族传统文化在坡兜旅游产业发展中的特色效应,并推动云霄旅游业的可持续性发展。(福建农林大学)

    推荐信息
    热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