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改革丨云霄:产城人深度融合 勾勒富美新画卷

  • 2022-09-14
  • 来源:云霄县融媒体中心
  • 编辑:云霄融媒|云霄新闻网
  • 观看:1284 次
  • 本网讯(朱乔柽)党的十八大以来,云霄以产业发展、城市文明、乡村振兴引领高质量发展,千年古郡展新姿。产城人深度融合,勾勒富美新画卷。党的十八大以来,漳州云霄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勇立潮头,勇毅前行,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千年古郡在奋进中发展、在变革中开拓,以崭新姿态孕育产城人融合发展的新动能...

    本网讯(朱乔柽)党的十八大以来,云霄以产业发展、城市文明、乡村振兴引领高质量发展,千年古郡展新姿。

    1 产城人深度融合 勾勒富美新画卷.png

    产城人深度融合,勾勒富美新画卷。党的十八大以来,漳州云霄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勇立潮头,勇毅前行,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千年古郡在奋进中发展、在变革中开拓,以崭新姿态孕育产城人融合发展的新动能。

    10年是一个重要的时间刻度。站在新旧交汇点,回顾过往成绩鼓舞人心,擘画未来前景激励奋进。

    10年弹指一挥。如今的云霄旧貌换新颜,鳞次栉比的楼房刷新着城市建设的高度,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提升着开放发展的速度,民生领域的持续投入提高了群众的幸福指数,产业集聚区的拔地腾飞增强了工业转型升级的核心竞争力。

    10年弥足珍贵。云霄彻底脱贫摘帽,2021年全县生产总值达199.97亿元,相比2011年增长166.34%,人均可支配收入、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经济指标大幅攀升,为云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按下“快进键”。

    10年厚积薄发。云霄勇于改革,大胆探索,推行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做法成为全省典型经验;“四检合一”项目成为全国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典型案例;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落实事中事后监管工作受到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扬;积极打造“e上云霄”电商公共品牌,电商扶贫做法入选《中国样本》;拥有40枚地标产品,位列全国县级行政区域第一位,成功入围创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在漳州市属首个;先后获得中国民间戏曲之乡、中国书画之乡、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平安渔业示范县和全国电商示范百佳县等诸多荣誉。

    山水寄怀间,云霄开画卷。历经十载春华秋实,云霄蹄疾步稳,踏浪前行,站在新起点上,全县上下正以踔厉奋发、舍我其谁的担当精神,永不懈怠、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更为从容地谋篇布局,将“产业发展、城市文明、乡村振兴”三大重点任务贯穿到每一个领域、每一项工作,一座产城一体、向海而兴的现代化产业新城正向我们款款走来。

    2 夯实体壮筋骨 产业发展强引擎.jpg

    夯实体壮筋骨,产业发展强引擎。经济之船扬帆远航,重大项目是“压舱石”和“加速器”。放眼云霄大地,处处升腾着推动清洁能源产业重点项目建设的滚滚热潮。这股热潮迸发在如火如荼的项目建设中,涌动在工地车间的机器轰鸣里,镶嵌在老百姓幸福美好的图景里。

    云霄县主动融入福建生态省建设布局,站位市千百亿产业培育行动计划,举全县之力发展清洁能源产业,通过深化核电项目政企联席协调机制,加快培育百亿元清洁能源产业集群,奋力打造漳州能源新高地。千亿级漳州核电1号机组正处于设备安装高峰,2号机组穹顶成功吊装就位,标志着由土建施工全面转入设备安装阶段;百亿级抽水蓄能电站“两路”工程竣工验收、“两洞”工程完成洞挖施工,上下库连接道路工程扫青交地;全省首座背靠背换流站闽粤电力联网工程线路全线贯通,为加快推进福建、广东两省电力互补互济、应急互备奠定坚实基础……一个个品质优、带动强的项目,如同春天播撒下的“金种子”,凝聚起新动能、新产业、新发展的强劲势头。

    产业是县域经济的核心支撑,产业兴则县域强。十年求索,云霄的发展路径逐渐明晰:树立发展第一要务、工业第一战略、项目第一根本的理念,坚持突出工业、突破工业,持续推动清洁能源、电子信息、食品制造等三大主导产业做大做强,打造一批具有云霄特色优势的产业集群、领航企业和拳头产品,不断厚植经济动能,实现以城聚产、以产兴城,打造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在推动优势产业“强筋健骨”的同时,云霄还注重扶持培育新兴产业及特色产业。积极发展数字经济,实施电商直播“四个一”工程,扩大“e上云霄”品牌效应;加快发展海洋经济,推动山前、长洋、人家、礁美渔港建设,开发海风资源、海洋生物医药、水产种业、深海养殖、滨海旅游等新业态;突出发展特色现代农业,实施农业生产“三品一标”提升行动,建设一批现代农业产业园;全域发展旅游业,推行“滨海游、乡村游、红色游、寻根游、康养游”旅游产品体系,促进文旅体和会展夜间经济融合发展,打响“漫步云霄”品牌。

    项目遍地开花、快速推进的背后是服务的力量润物细无声。云霄以“三大片区、一套机制、十二个指挥部、十二个专项行动”为抓手,深化“产业发展项目建设攻坚年”活动和“七比一看”竞赛,将发展清洁能源、电子信息、食品制造三大主导产业作为重中之重,在项目接续发展、区域协调联动、强化要素保障上精准发力,推动各项重点工作齐头并进、落地见效。

    此外,着眼清洁能源产业补链强链延链,县“一把手”坚持带头走出去招大商、引大商,引进一批资金技术密集型、高投入高产出型企业落户,加快形成大项目“顶天立地”、小项目“铺天盖地”的良好格局。

    十年风雨兼程,十载春华秋实。云霄坚持稳中求进,夯实产业根基,工业经济持续向上向好,全县实现规模工业企业90家、亿元企业24家、5亿元企业4家,2021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98.85亿元,连续四次获评“福建省县域经济发展十佳县”。千亿级漳州核电、百亿级抽水蓄能电站、闽粤联网工程落地建设,为云霄培育百亿元清洁能源产业集群夯实了“四梁八柱”,挺直了工业之“干”,繁茂了经济之“林”。

    3 提颜值增气质 文明花开幸福城.png

    提颜值增气质,文明花开幸福城。十年磨一剑,云霄蝉联三届“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工作先进县城”荣誉榜单。新一轮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启动以来,云霄县坚持以人民满意为根本,严格对标对表创城测评体系要求,动员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保障一切创建需要的资源,以背水一战的决心和志在必得的信心,再次迈上“创城”新赛道。

    云霄县委、县政府始终把“创城”作为一项重要战略举措抓在手上,始终把“创城”作为一项重要的德政工程、民生工程加以谋划和推进,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持续在城市运营管理、市容市貌、文明培育、社会保障等方面补短板、强弱项、攻难点,全面提升全县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加快建设现代化富美新云霄,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获得感、幸福感是城市文明创建的“试金石”,而对群众来说,身边的美好变化才是增强获得感、幸福感的“源泉”。十年间——

    城更靓了。改造后的威惠庙片区成为集夜间景观、民俗文化、餐饮娱乐于一体的庙会夜市文化街区,点亮了夜间经济,而这只是云霄提升城市品质的一个生动体现。近年来,云霄积极融入漳州南部都市圈建设,加快实施“大城关”战略,按照“东进南联北承”发展理念,完成威惠庙、渡头、复兴东等片区改造,启动下港片区旧城改造,建成南湖生态园和向东渠事迹展示馆,开工建设县委党校(行政学校)新校区,县城建成区扩大33.3%、城镇化水平达到55.3%,城市框架进一步拉开。

    路更通畅了。随着沿海大通道云霄段(二期)及漳江湾特大桥、云平高速、和田路、开漳大道等一批重大交通设施建成投用,国道324线、357线改造完成,东西南北四大入城通道改扩建竣工,以国道、疏港公路、沿海大通道为骨架,全县内联成环、外联成网的一体化交通路网渐成格局,已形成中心城区与辖区乡镇“15分钟辐射圈”、与周边县区“1小时经济圈”。

    生活更美好了。为让市民生活品质与精神文明建设齐头并进,云霄县朝着上学难、看病难、养老难、出行难、公共配套差等“四难一差”发起攻坚。组建云霄一中分校、云霄实验中学,建成云霄二实幼、莆美幼儿园等10余所公办幼儿园,幼儿在公办园就读比例由原来的28%提高到62%,在普惠性幼儿园就读幼儿占比提高至96%,让孩子在家门口上好学;新建县妇幼保健院、县疾控中心、云陵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县医院整体迁建项目开工建设,县医院医共体、县中医院医共体改革顺利推进,全县增加病床数899张,实现千人均床位数5.21张,公办卫生所(室)覆盖所有行政村,让群众“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启动医养结合试点工作,县城区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实现广覆盖,让最美夕阳红图景照进现实。

    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进程中,云霄留下了一个个蝶变的华丽瞬间,让城市的魅力不断得到升华。

    4 添亮色放异彩,乡村振兴绘新景。.png

    添亮色放异彩,乡村振兴绘新景。从贫困落后的破旧村庄到生态宜居美丽家园,作为云霄唯一的少数民族村——下河乡坡兜村旧貌已换新颜,走出了一条全面小康的蝶变之路。2020年,坡兜村因乡村振兴推进力度大,业绩突出成效明显,荣膺“福建省乡村振兴实绩突出村”。

    幸福嬗变的坡兜村正是云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块“试验田”和展示全县农村发展成效的“微缩版”。近年来,云霄成功打造了1个省级乡村振兴特色乡镇、11个乡村振兴省级试点村和3个省级实绩突出村,2021年荣膺福建省乡村振兴热度指数评价参与度第4、获得感第7、综合排名第5。

    从脱贫攻坚宣告胜利,到乡村振兴风帆劲扬,产业兴旺是基础。近年来,云霄立足富硒和地标产品多的优势,积极创建国家地理地标产品保护示范区,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做强水果、蔬菜、茶叶、淮山、食用菌五大农业支柱产业,做大“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做强“云霄黄观音”等特色品牌。同时,深入实施特色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工程,培育壮大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建立健全“农业科技特派员+示范基地+科技示范户+辐射户”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促进农产品“收、加、储、运、销”一体化发展,提升农业全产业链价值。

    乡村振兴,从脑中“一张蓝图”到眼前“一幅实景”,离不开强有力的资金支撑。把“真金白银”投到农村,既是云霄改变“贫困”历史的责任,也是对乡村振兴未来的担当。近年来,云霄持续高质量抓好乡村振兴特色乡镇、试点村建设,以人居环境整治“八个一”工作机制为抓手,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清洁攻坚清零”行动,加快完善乡村道路、供水、电网、物流、信息等基础设施,加快发展教育、健康、养老、文化等乡村公共服务事业,以点带面优化提升泮坑棪树、下河坡兜、龙镜客寮、阳下荷东等乡村振兴线路及佳洲岛乡村振兴示范区,培育了3条乡村振兴示范线,打造“点上有精品、线上有特色、一带一风景”的整体效果。

    行进在又一个十年交替的时空坐标中,面对新的赶考之路,云霄县委、县政府将不负重托,不辱使命,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团结带领全县人民在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中奋勇争先,为谱写富美新云霄现代化建设新篇章而努力奋斗。

     


    推荐信息
    热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