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云霄县认真落实全市“产业发展项目建设攻坚年”暨“七比一看”竞赛活动要求,将人居环境整治纳入“云霄县高质量发展‘十二个专项行动’”之一,紧抓农村建设品质提升工作,结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专项行动,一体谋划,同步推进,健全完善由“县委主要领导挂帅+4个分管县领导牵头协调+县人居办负责抓落实”的领导体制。精心研究探索人居环境整治“八个一”工作机制,提出25条具体举措,全面筑牢推进乡村振兴的组织基础和群众基础。
和平乡宜谷径社区:以“制”为先 及时跟进促落实
一是做细“五年规划”。充分协商酝酿印发《云霄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实施方案》,按照“清沟、扫地、摆整齐”(1.0版本)、“拆旧、 拓新、整漂亮”(2.0版本)、“立规、易俗、铸村魂”(3.0版本)“三个版本”,分别制定整治内容相关标准和要求,确保分阶段分步骤实现村庄常年保持美丽、宜居、有序。
二是形成“八个一”机制。探索完善一套科学的清扫清运管护机制、打一场人居环境整治持久战、组建一支监督检查队伍、建立一套镇村干部分级负责制度、实行一套县领导督导帮扶制度、建立一套“县委巡察、政府督查、纪委监督”制度、推行一套问责问效制度、出台一套激励奖励机制等8个机制,落细落实人居环境整治各项目标任务,全力擦亮乡村振兴底色。
三是开辟宣传矩阵。在县融媒体中心,开设“村支书谈人居环境整治”“人居环境进行时”、“人居环境整治曝光台”等专栏,通过正面宣传、反面曝光,层层传导压力,营造全县大抓人居环境整治的浓厚氛围。
陈岱镇大山顶村:以“质”为本 专项跟进破堵点
(整治前)
(整治后)
一是垃圾污水治理全覆盖。全域推行公厕垃圾污水市场化运作。持续健全“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垃圾治理市场化运作体系,所有行政村100%建成垃圾治理常态化机制,实现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有督查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管护长效机制。深入实施云霄县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PPP项目,完成污水配套管网建设842.5公里,并由云霄桑德水务有限公司负责全过程建设、运营、管护28年。
二是村容村貌提升全方位。实施“拆旧拓新”竞赛,对残垣断壁、废弃禽畜圈舍、旱厕、违章建筑实现应拆尽拆,5-9月共计拆除3339宗、170012平方米。按照“多规合一”要求,编制完成80个村的村庄规划和全县农房建筑立面图集,全面开展农房裸房整治,整治裸房5443栋,实现农村面貌“目之所及,焕然一新”。持续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和爱国卫生运动,创建省级卫生乡镇6个、省级森林村庄15个、绿盈乡村130个。
三是突出项目带动全过程。开展农村建设品质提升行动,坚持“抓发展是硬道理、抓项目是真功夫”的理念,通过项目带动,落实会商协调、信息报送、工作报告、督查通报、考评奖惩等五项制度,及时跟踪督促提升工作取得实效,实现年度4类17项任务指标均超序时完成,5项指标排名位列全市前三。
马铺乡青美村:以“评”为要 从严跟进树导向
一是严明互评互赛。开展“拆旧拓新”专项竞赛活动,按照“月评比,年量化考评”方式实施,逐月对各乡镇、各村的拆旧面积进行通报,实行乡镇层面和村级层面同步考评。各乡镇对清运第三方和村庄保洁队伍分别建立监管制约机制,明确目标责任和履约不到位扣款事项标准,确保实现全县人居环境“全域整治、全域提升”。
二是实行观摩拉练。将人居环境整治成效纳入县委县政府季度工作检查、县政协年度调研课题、乡村振兴“串点连线成片”示范线建设竞赛等工作范畴,每个乡镇抽查1个村实地观摩人居环境整治成效,很好地推动各乡镇比学赶超。
三是开展督查考评。每月由县领导带队,抽调相关单位组成考评组,1个乡镇随机抽取1个村,采取走街串巷到户等方式现场察看,并以署名方式对当月9个村(社区)进行无并列排名,并在融媒体中心进行公开通报排名结果。
四是严肃挂牌惩处。对每月考评排名居于后2位或者县领导常态化督查整治不到位的村,给予两个15天整改期,仍然整改不到位的进行全县通报批评和黄牌警告。对被处以黄牌警告且未摘牌村(社区)的乡镇驻村(社区)领导、工作队长挂牌期间暂缓调整使用,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取消评先评优、参加公务员和事业选拔考试资格等,情节严重予以停职处理,确保全县197个村(社区)在人居环境整治上有根本性转变。(云霄县人居办 通讯员:柳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