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实现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云霄县教育局结合地方实际,全面加强统筹,全力调动多方资源,创新工作方法,锚定党建引领、控辍保学、学生资助、防贫监测、搬迁扶贫、教师帮扶、包联帮扶等重点目标任务,组织实施“云霄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十大行动”,聚力推进乡村教育振兴和教育振兴乡村工作。
党建引领质量再提升。落实党委主体责任,组织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三农”和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论述,统一全局思想,高定位推动教育乡村振兴工作精准定位、精准布局、精准落实。建立完善“行政推动、榜样带动、活动促动、上下联动”工作机制,细化工作任务,夯实工作责任,全面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上水平、上台阶。
教育资源供给再提升。推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发展。学校成为云霄城乡最好的建筑、最美的风景。2022年新招聘教师69名,招聘小学幼儿园编外教师66名。其中大部分教师安排在乡村学校及城郊薄弱学校任教。全县组织开展各层级培训10余项,参培教师4000多人次。支持扩大乡村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推进乡村学前教育办学点标准化建设,开展农村学前教育巡回支教试点。全县已有67所义务教育学校(中学15所、小学52所)实现省级义务教育管理标准化建设,保持巩固现有36个小学教学点,满足边远山区适龄儿童入学需求;县政府出资460万元,完成义教学校食堂管理优质提升工程,全县14所义教阶段寄宿制学校3800名学生共享政策红利,吃上健康营养“放心餐”。全县各中小学全面开展“5+2”课后延时服务,做到全覆盖并延伸到幼儿园(延长1小时)。
加大城乡教师交流力度,通过“上城跟岗锻炼”“下乡支教走教”“带编顶岗交流”等形式,着力构建城乡教师大流通、大融合格局。云霄县第二实验小学、一中分校、元光中学分别与厦门双十海沧附属学校、厦门一中海沧校区进行“师徒结对”。全县组建三个初中教研集团,对农村初中进行教学教研帮扶,城区实验小学等四所优质学校分别挂钩帮扶农村薄弱小学。成立云霄一中教育集团,积极扶持乡镇高中发展。云霄一中、元光中学派出骨干教师到云霄二中、云霄四中支教。省级示范高中建设学校积极帮扶薄弱高中,云霄一中与云霄四中签订帮扶协议;云霄二中与漳浦一中签订帮扶协议。在各个教育集团内大力实施“六联行动”(管理联通、队伍联建、教研联合、文化联创、质量联评、帮扶联动),促进学校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缩小校际差距,扎实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助推乡村教育振兴。
职教服务乡村建设能力再提升。完善云霄职业技术学校省级规范化职校建设。打造学前教育(幼儿保育)、汽车运用与维修、电子商务3个专业集群。在校生猛增到3160人。在校生三年享受国家减免学费政策,贫困学生还可以享受每年2000元的贫困生助学金资助,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享受免费校服,住宿生享受营养餐补助并减免住宿费。2022年增设康复技术专业。持续开展“城校互动、资源共享”“园校互动、校企融合”“产教互动、集团发展”“城乡互动、联合办学”多种实践。招收28名农村幼儿园老师参加学前教育专业“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目。
教育经费投入再提升。完善乡村教师工资待遇政策,落实乡村教师乡镇工作补贴,确保全县中小学教师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培养关爱机制,持续常态化开展控辍保学工作,探索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
控辍保学力度再提升。全面落实乡镇、社区(村)和学校控辍保学“双线”主体责任;加强学籍管理,严格转学手续,确保每名学生“来得明白,走得清楚”;扎实开展村干部、教师、家长“三帮一”劝返复学行动,完善辍学学生劝返复学工作台账;扎实推进“双减”工作落地见效,全面推动教育评价改革,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促进学生全面有个性的发展,确保学生不因厌学辍学。通过随班就读、特教学校就读、送教上门等多种形式,保障残障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持续向73名重度残障无法随班就读的残障学生开展送教服务,保障除身体原因不具备学习条件外脱贫家庭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不失学辍学。
资助政策落实再提升。按照“四个不摘”政策要求,建立大中小幼全学段资助政策体系、打牢政策补丁,确保不让一个家庭因学致贫、因学返贫。强化学生资助政策宣传工作,不断提升群众知晓率满意度和幸福感;加强与民政、人社、乡村振兴等部门数据沟通,精准建立学生资助台账,做到资助政策“应享尽享”,确保无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辍学。2022年全县共发放各类资助金额1679万元,受益学生16809人次。其中,建档立卡资助金额184.9779万元,受益学生3037人次。
防返贫监测预警再提升。制定防止返贫动态监测预警方案,建立防止返贫动态监测预警联络对接机制,定期和乡镇政府、村委会联系,及时掌握有失学辍学动态的适龄儿童。重点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致贫户,以及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户加强监测。云霄县建档立卡监测对象家庭就学子女全部纳入教育资助政策范围。
志愿帮扶关爱再提升。建立教师结对帮扶制度,全县4400名教师和已脱贫户、三类监测人群家庭县域内就读的学生全部建立帮扶关系,常态化开展师生结对帮扶关爱活动,定期开展“励志、诚信、感恩”主题活动和入户大家访活动,从谈心谈话扶心理、课外辅导扶学业、温暖捐赠扶生活,凝聚家校教育帮扶合力,让每位家长和学生切实感受到来自学校的关心与呵护。开展“百童暖心”“童心彩虹桥”“童伴计划”“关爱三留守”“青春健康”“阳光牵手1+1”“师生平安守护十百千万行动”等一系列公益助学项目,提供渐进式服务内容,受益师生群众达4万人次。
挂钩帮扶成效再提升。投入帮扶资金5万元给挂钩村,定期开展送温暖专项慰问,帮销农产品,助力发展村级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常态化关爱慰问挂钩帮扶群众。
扶贫搬迁保障再提升。建立健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学校及学生台账,大力改善搬迁点配套学校办学条件,确保安置点学生“全覆盖、零门槛、无障碍、不落一人”顺利入园入学,确保和其他学生一样享受同等的优质教育资源和服务。云霄县第二实验小学每年新增扩容一年级学生,可容纳270名学生。(通讯员:张瑞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