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云霄县中医院新引进的漳州市县区首台骨科手术机器人上岗,并成功为一位72岁“腰4真性二度前滑脱”患者完成县级首例机器人导航定位手术,标志着云霄骨科创伤手术迈入智能化、精准化、数字化、微创化的机器人手术时代。目前,包括云霄县中医院在内,全市医疗机构仅有两台骨科手术机器人。
在云霄县中医院骨伤科,王俊辉医师正在对此次完成手术的患者何阿婆进行康复检查,了解何阿婆身体恢复情况。
云霄县中医院骨伤科副主任医师王俊辉说:“这位患者是腰椎滑脱,压迫到神经就腰痛,疼痛已经有一段时间, 这阶段痛得比较厉害,所以家属也好,她自己也好,就是想通过手术帮她治疗好。”云霄县中医院骨伤科医护团队综合评估何阿婆的病情,为充分减少创伤,更有利于她术后恢复,决定使用新引进的,更加先进、更加精准的骨科手术机器人进行微创手术。
“如果说用传统的手术、传统的操作,要做一个比较大的切口,缺口可能达到10厘米到15厘米左右。通过骨科手术机器人,第一,可以精准地把钉放到预定的位置;第二,可以减少对神经、血管以及脊髓的损伤;第三,可以一定性制定成功,缩短了手术的时间,减少了对周围组织的创伤,病人恢复的非常快。”云霄县中医院副院长吴文翰说道。
据悉,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提高,骨科疾病已经位居全球人类死因的第4位,日趋成为严重影响人类生命和健康的突出问题。骨科手术机器人可应用于脊柱全节段和创伤骨科开放或经皮手术,以机械臂辅助完成手术器械或植入物的定位,精准度可达到亚毫米级。
这台骨科机器人主要是由四个部分组成,主机系统、3DCB(扫描定位)、红外线跟踪系统以及机械手臂。病人在完成麻醉之后,通过3DCB完成手术部位的精准定位,定位之后由三维CB把数据传送到主机,主机通过指令传送到机械臂,由机械臂来完成这些操作。此外,高科技机器人还具有5G远程诊断、远程手术功能,可充分整合有效的医疗资源为患者解决“治病难、治病贵”等难题。
骨科手术机器人帮助医生将虚拟手术计划转变成现实空间位置,保证手术的精准性和稳定性,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风险,减少术中辐射,实现高难手术安全化、微创手术常规化、操作智能化。对于患者,手术机器人辅助的微创治疗可减少术中出血量、二次感染率和缩短术后康复周期,降低患者整体医疗支出。
云霄县中医院骨伤科是“省级中医特色专科”“漳州市中医重点专科”,随着全市县区首台骨科手术机器人顺利上岗,今后,将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智能的诊疗服务。(云霄县中医院 林艺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