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上旬开始,云霄县教育局着手部署2023年第二季度安全工作,进一步强化责任落实,突出重点领域管控,大力推进平安校园建设,认真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维护师生身心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
全面压实岗位安全责任制。县教育局、各学校从严落实“两个维护”的高度,牢固树立安全意识和底线思维,压紧压实属地管理责任,完善学校安全综合治理体制机制。深刻认识保障师生安全、维护学校稳定的极端重要性。清醒认识当前学校安全稳定工作面临的严峻复杂形势,充分认识提升应急处置能力是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具体实践,是营造教育良好育人环境的必然要求,提高责任担当意识、风险危机意识、长效落实意识,纠正“马后炮”现象、“无事悠然遇事茫然”现象、“讲在口头忘在心头”现象。
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要严格落实领导和监管责任,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的要求,以及“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压紧压实学校安全稳定工作职责;严格落实属地管理责任,教育行政部门要统筹发挥人熟、地熟、事熟优势,协调、参与应急处突等工作;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各级各类学校对本单位的安全负主体责任,学校主要负责人是校内安全的第一责任人,要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确保安全工作落地落实。
强化安全宣传教育。联合县红十字会、彩虹团队组织中小学师生开展应急救护培训,采用课堂讲授、实操练习、场景模拟、试讲等方式,内容包括心肺复苏+AED、创伤救护、火灾自救互救、防震避险等。各学校用好安全教育“放学前3分钟”“开学第一课”“假前最后一课”,坚持广泛普及交通安全、食品安全、消防安全等公共安全知识,不断增强师生危险辨识能力,营造安全浓厚氛围。加强学生心理健康和卫生健康教育,定期进行心理筛查和特异体质排查活动,为学生身心健康保驾护航;加强学生溺水安全教育,春季气候多变、传染病高发、冻融期地质变化活跃,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加强校园欺凌防治教育,认真开展自查自纠,坚决铲除校园欺凌的生存土壤。
强化安防体系建设。加强学校安保队伍建设,配齐配强专职保安,提升安全保障能力;整合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等视频监控资源和校门视频监控资源,建立校门视频监控整体系统,实现校园重点要害部位以及聚集场所全覆盖;配齐安保器材和各类防护设施设备,完善限位器、防护栏、防坠网等多层校舍安全防护设施,消除学生坠楼风险。
强化安全应急队伍建设。建强安全管理干部队伍,分级分片开展突发事件处置、舆情管控等能力提升培训和应急演练,进一步提升安全管理干部应急处突能力;建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按照国家标准,配齐配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队伍,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教研体系,提升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建强校园安全保卫工作队伍,配齐配强校园安保人员,开展练兵训练,提高素质和作战能力,确保一旦发生突发事件能拉得出、用得上、打得赢。
强化应急处突管理。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未雨绸缪、居安思危,不断提升全县教育系统安全应急管理水平,修订完善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加强以消防、防震、防暴恐为主的全员实战应急演练,全面提高应急处突能力。完善校园安全总预案、安全专项预案、突发事件处置预案,健全风险防控机制、部门联动机制、协同处置机制。结合本县本校实际,分级分层分类开展培训和演练,准确掌握突发事件处置流程,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妥善处理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加强应急预案演练,组织开展防灾避险和应急处置演练,确保一旦发生危险情况能及时有效避险;多方联动形成合力,主动向党委政府请示汇报,协调部门联动,及时、妥善、高效处置突发事件。
深入排查和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做好防范,严格落实值班值守要求,深入排查安全隐患,加强校园安全管理。抓住事前防范环节、事中应对环节、事后总结环节,强化预测预警工作、处置准备工作、规范管理工作。强化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工作,认真负责,做到有整改,有记录,提前把各种风险考虑到位、把各类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全力维护教育系统的安全稳定大局。
强化督导考核。建立督查机制,开展领导分片督查和工作组专项督查;完善考核机制,探索实施安全考核“挂钩”制度,将校园安全与拨款及招生指标挂钩,与绩效工资总额及校领导班子绩效工资核定挂钩,与评优评先及干部选拔任用挂钩;建立责任传导机制,教育部门将通过全县通报、分级约谈检讨等举措,督促责任落实,同时,建立安全责任事故分级约谈机制和师生非正常死亡报告(检查)制度,逐级压实责任。通过“定向检查、定点巡查、随机抽查、线索专查、灵活暗查、电话调查、视频录查、现场问查”等方法,采取“暗访+突击检查”等方式,定期抽查学校安全稳定工作。(云霄县教育局 通讯员:张瑞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