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普及应急管理、防灾减灾、安全生产等知识,营造“人人懂安全,个个会应急”的良好氛围,6月以来,云霄县教育系统围绕“全平台、全天候、全覆盖”,不断探索安全宣传路径、拓宽安全宣传渠道、创新安全宣传载体。通过营造铺天盖地的“宣传阵地”,设置因人施教的“培训阵地”,建立强劲有力的“警示阵地”,倡导“我的安全我负责,他人安全我有责,单位安全我尽责”,推动“安全生产月”系列活动走深走实,奏响家校社协同安全教育“和谐曲”让安全意识根植千家万户,安全理念深入人心。
坚持高位推动,完善管理体制机制。建立健全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和联席会议制度,全面推动落实校园安全“党委政府领导、属地管理、职能部门监管、学校主体、家长监护、社会关爱”管理体系,形成齐抓共管工作合力。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风险查找、研判、预警、防范、处置、责任“六项机制”,形成相互配合、整体联动、快速反应机制,最大限度发挥整体效能。构建学校安全风险防控闭环,着力防范校园安全事故,全面提升学校安全管理工作水平。
打造宣传大阵地,争做安全明白人。利用安全文化宣传阵地的导向、凝聚、辐射功能,紧扣重点人群、重点时段、重点领域、重点场所,采取线上宣传+线下培训的方式,广泛宣传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应急救护知识,让安全宣传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利用微信公众号、微信工作群等平台推送政策法规、应急视频、安全常识、安全提示、预警信息、警示教育等信息68条。利用宣传栏和报刊、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普及家庭安全常识,提升家庭成员安全意识。报纸有文、广播有声、电视有影、网络有言、户外有势的矩阵式全媒体宣传格局初步形成。“在潜移默化中,让安全意识深入人心”。
各学校和幼儿园根据季节、地域、环境、学生群体等不同特点选择重点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安全教育,做到“五讲”(天天讲、周周讲、月月讲、放假讲、收假讲)“五落实”(计划、教材、课时、师资、考试)。联合县七彩虹志愿队开展“师生平安守护十百千万行动”,通过培训强化基层师生群众发现风险隐患和应对突发事件的意识,进一步提升师生自救互救的能力。
关注重点人群,消除监管盲区。分级分层分类开展培训活动,培训内容立足专业性、确保针对性,让受教育者学有所得。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等重点学生群体,发挥部门协同、“家校社”合力,加强对学生关心关注关爱,用心用情用力抓好学生安全管理。通过编印家庭应急手册、安全读本、知识卡片、安全手册、开展主题防溺水安全教育班会、发放《致家长一封信》《告知书》、制作安全“明白卡”,进一步增强家长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切实消除监管盲区、堵塞管理漏洞。
“以演筑防”大安全,警钟长鸣保平安。严格落实“中小学每月一次,幼儿园每季度一次”的应急演练要求,人人做到“四知”(知预警信号、知自护常识、知逃生线路、知避险场地)。开展“以演筑防”等系列活动,分步骤开展演练活动,包括预防拐骗演练,向陌生人说“不”;预防食物中毒,健康卫生餐饮;预防踩踏事故,学会自我保护等。加强防溺水、防火防电、交通饮食等安全教育,增强校纪校规、法律法规意识,加大安全隐患和易发生安全事故的点位大排查,做到有的放矢、警钟长鸣。
家校社同步发力,点线面一齐开花。通过组建一支宣讲队伍、上好一堂示范公开课、开辟一条研学实践路线,促进校内外资源融合。积极协同社会、家长的力量,开展多元化的安全教育,不断丰富教育内容、拓展教育方式、提高教育实效,打造家校携手、社会守护、自觉自主的立体防护体系,助力学生平安健康成长。加强家、校、社联动,将课堂教学、专题教育和课外活动有机结合起来,给学生和家长朋友提供有精度、有深度、有温度的教育体验空间,在沉浸流动式课堂、亲子互动式体验中共同提升安全的意识和素养。七彩虹志愿队联合县妇联、金霞社区等单位,走进社区居民家中,挨家挨户宣传安全生产知识,倡导健康的家庭安全行为及生活方式,指导家庭加强安全防范,掌握避险逃生技能,提升家庭和邻里自救互救能力。积极筹备建立并推广家庭应急物资储备清单,引导家庭储备简易应急物资,鼓励开展邻里联谊、家企校共建活动,营造家庭成员共同关注安全、参与安全的良好局面。(云霄县教育局 通讯员:张瑞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