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朱淮杰 冯汪煜 方楚楚)乡村振兴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政之所向、发展所需、民心所盼。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省委“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部署要求,坚持党建引领,加快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以实际行动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我县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云霄县委组织部联合县融媒体中心在《云霄融媒》微信公众号开设“学习二十大 村官谈规划”专栏,聚焦“农业更强、农民更富、农村更美”三大目标,结合“一村一调研报告”专题活动,请优秀村官谈规划议发展,树立典型标杆,争做模范表率,全力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在云霄落地落实,为富美新云霄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山前村:掘金“蓝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伴海而生、向海而兴。近年来,山前村坚持党建引领,立足海洋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区位优势,全力打造“蓝色经济”特色名片,推动传统渔业转型升级,一幅产业振兴画卷正在这里徐徐铺展。
在列屿镇山前村渔港分拣中心,渔民们正在清洗、分拣刚刚捕获的巴非蛤,这些鲜美的巴非蛤将在这里集中完成采购、加工、检验等各道工序,装袋销往全国各地,成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味佳肴。
巴非蛤养殖收购商汤艺武说:“以前是托养殖户自己去养,分散在各地,后来我们集中在这里加工,加工好了发到全国各地,还有电商平台。养殖户都联合在一起,提高产量,扩大养殖规模,效益也提高了。”
山前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汤养华说:“我们山前村党总支依托海上养殖发展特色产业,培养发展了一线生产的致富型、技术型党员28人。”
走进海天辰海产养殖有限公司,记者看到,这里的鲍鱼养殖已颇具规模,700多口鲍鱼池纵横排布,持续“鲍”发新活力。如今,海天辰已发展成为当地鲍鱼养殖龙头企业,对促进山前村产业发展起示范引领作用,山前村的养殖产业发展日渐规范化、集约化。
云霄县海天辰海产养殖有限公司负责人林富全说:“海天辰是从14年开始,在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发展到现在已拥有42亩七百多口养殖池,每年实现产值两千万元左右。”
山前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汤养华说:“我们充分发挥渔港优势,拓展“海洋经济”,积极打造渔港产业链,从原有放养巴非蛤和吊养牡蛎基础上,培育龙头企业,发展鲍鱼、白对虾养殖,衍生配套养殖培育基地8家、加工场18家,产业红利惠及全村50%以上村民,带领我村村民实现致富增收。”
盘活产业“蓝”,扬起“致富帆”。山前村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积极探索渔业工作新思路,统筹推进“串点连线成片”乡村振兴示范线建设,选优配强人才队伍,构建“兴渔富民”党建品牌,重点推进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保护等项目建设,奋力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典型。
山前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汤养华说:“下一步,山前村党总支将以乡村振兴为总抓手,着力打造“兴渔富民”党建品牌,重点服务好800亩国家级渔港产业园区建设,持续壮大渔业养殖、加工、捕捞等临港经济产业,全力助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积极配合镇党委推进山前道路景观提升、危桥改造、山前溪万里生态水系、280亩山前核电生活配套等项目建设,全力打造山前村特色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