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荣泰(福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农业产业化市级龙头企业,2024年6月26日因电路故障发生火灾,虽然未造成人员伤亡,却给公司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公司面临破产,无法继续经营。该厂52名员工在得知该情况后,7月初,自行与企业协商,要求港荣泰(福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支付工资及经济补偿,双方就经济赔偿额度争议巨大、未达成统一意见。7月10日,52名员工先后到云霄县司法局、人社局和企业所在地和平乡政府反映该事项。“公司不按规定予以经济补偿,政府要替我们做主!”员工们情绪激动地说。面对此事,县司法局和和平乡政府高度关注,指派“移动调解室”介入调解。
一、及时“降温”,从闹起来到坐下来
“公司现在已经停工停产了,如果里面东西现在就被载走处置,那我们员工的权益岂不是无法保障了?”7月10日中午,在公司现场,20多名员工在厂区门口试图通过阻拦2辆从厂区载出铁片废弃物的货车,以期自己的诉求得到解决。面对员工的疑惑和过激行为,移动调解员从企业破产法等相关法律入手,深入浅出地阐释了关于员工工资有优先受偿的规定。调解员主动与员工代表进行沟通,及时安抚情绪。在调解员不断苦口婆心劝说下,职工们也冷静下来,表示愿意通过调解解决。双方约定第二天在西安村村部进行调解。
二、精准“把脉”,从众说纷纭到理清方向
7月11日上午,在和平乡西安村村部进行第一次调解。调解员在调解过程中发现一个关键问题,此前双方的矛盾争议焦点不在于拖欠的工资金额,而是公司目前没有能力足额支付拟离职员工的经济补偿金。起初,公司方认为部分员工是自己主动离职的,够不上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但调解员指出,这部分职工都是公司老员工,有些人甚至干了十多年,他们离职是因为公司无法继续生产经营导致的。公司方认为火灾不是人为的,本意也不想停产停工,因意外因素导致公司目前经营现状,也希望各位员工出于同情心能多多体谅公司难处。经过调解员两个多小时的说法讲理,调解员提出初步调解方案,要求公司在最短时间内整理好52名员工的劳动合同、社保缴纳记录、工资单、工作年限、失业险缴交记录等材料,双方同意7月14日进行第二次调解。
调解员又第一时间与公司方进行沟通,详细询问公司法人当前公司的经营情况和资产状况,确保在公司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充分保障员工合法权益。调解员从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给公司讲大局;从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相关法律法规,给公司讲法律;从体谅员工生活不易,给公司讲情理,努力做公司工作。
三、多方联调,从“哑巴亏”到“定心丸”
7月 14日,和平乡调委会、和平司法所、和平派出所、县总工会等部门组成联合调处小组,积极参与移动调解并开启快速通道加快处理,综合考虑当前劳动关系变化、职工群众关切和企业发展特点等,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基础上,创新方式方法,将诉求处理与协商调解、法律援助有机衔接,就双方无争议的部分先行处理,保证员工的基本生活,稳定诉求人情绪,为最终妥善化解劳动纠纷打下了良好的基础。52名员工和公司法定代表人全部到场参加调解。会上,调解员一一核对了所有员工的工资款金额,在确认无误后,又对此前争议巨大的经济补偿金进行了说明。调解中,部分职工对调解协议存在疑惑,调解员耐心地解释了经司法确认的调解协议具有法律保护效力。听到这一肯定的回答,双方都表示愿意当场签订调解协议,巩固了调解效果。
本案中,调解员通过前期走访、摸底调查、核查情况等充分的准备工作为调解的顺利进行创造了良好条件。在调解过程中,调解员坚持公平合理,于法有据维护了企业员工合法权益。后期,调解员通过耐心细致地法律解读,以最低的成本、最高的效率,帮助员工解除后顾之忧,52位员工及时领取工资款和经济补偿金。同时,通过移动调解员多次协调,协助企业筹备支付员工款项50余万元,为企业减少诉讼成本及其它损失10多万元,减少法律援助成本87000元。全体员工对调解员和当地党委政府表示感谢,企业对移动调解做法予以高度好评。此次调解多部门参与,体现了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的优势,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调解成功率。
供稿:云霄县司法局和平司法所 吴漳云 15860205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