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段生命的孕育之旅,都满载着一个家庭的美好憧憬,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潜在的威胁。阻断“艾梅乙”母婴传播,对于减少疾病家庭代际传递,降低出生缺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提升妇女儿童健康水平,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一、什么是“艾梅乙”母婴传播?
“艾梅乙”母婴传播是指感染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疾病的孕妇,通过怀孕、分娩和哺乳等环节将病毒传染给婴幼儿的过程。通过母婴传播,会对婴儿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二、如何阻断“艾梅乙”母婴传播?
(一)尽早筛查检测。夫妻双方应注重婚前、孕前及孕期检查。孕妇在整个孕期,可以免费享受一次相关检测与咨询服务。孕妇应在孕12+6周前,主动到相关医疗保健机构进行检测咨询。尽早筛查和干预,对于孕妇而言,可帮助孕妇掌握自身健康状况。如果早期发现感染者,可尽早接受针对性治疗和管理,以达到控制疾病进展,降低胎儿及新生儿母婴传播风险,减少早产、死胎、死产等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二)及时阻断母婴传播。感染“艾梅乙”的孕产妇,应于孕期、分娩及产后及时进行阻断,降低儿童罹患“艾梅乙”的概率。孕期阻断是指在怀孕之后要及时检查,发现感染的第一时间,到相关医疗机构进行咨询和综合评估,根据医生建议尽早及时规范用药。分娩阻断是指分娩之前,尽早前往医院待产,在合适的时间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以降低胎儿感染的概率。产后阻断是指新生儿出生后,要在医生指导下尽早服用抗病毒药物,避免出现感染,其中艾滋病感染产妇所生幼儿,应在出生后6小时之内尽早给婴儿喂服抗病毒药物,以预防艾滋病感染,新生儿应接受早期筛查,确诊感染者,需转至儿童抗病毒治疗服务机构进行治疗。梅毒感染产妇所生儿童,出生后即可实施预防性治疗。乙肝病毒抗原阳性产妇所生儿童,出生12小时内,尽早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100国际单位,并接种首剂乙肝疫苗10ug,后期按免疫规划要求完成乙肝疫苗全程接种。
(三)正确选择喂养方式。艾滋病感染孕妇可通过母乳将病毒传染给婴儿,因此提倡人工喂养,喂养时应正确冲配奶粉,及时清洁消毒器具。
乙肝感染孕妇所生的婴儿,只要接种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后,母乳喂养是安全的。
梅毒感染孕妇所生的婴儿,可以进行母乳喂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