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霄驻村印迹丨苏龙池:以实干赢得民心

  • 2025-06-17
  • 来源:云霄县融媒体中心
  • 编辑:云霄融媒|云霄新闻网
  • 观看:330 次
  • 火田镇岳坑村有人口4400多人,面积约12000亩,村民普遍种植枇杷、青枣、荔枝、龙眼等农作物,形成特色产业,留有古建筑岳坑城门、关帝庙、朱氏五房祠堂、朱氏崇本堂及一处仙师洞摩崖石刻。苏龙池是漳州市烟草专卖局派驻岳坑村第一书记,他从零开始,积极践行“四下基层,五记五答”工作制度,经常深入基层一线,收...

    云霄驻村印迹丨苏龙池:以实干赢得民心.png

    火田镇岳坑村有人口4400多人,面积约12000亩,村民普遍种植枇杷、青枣、荔枝、龙眼等农作物,形成特色产业,留有古建筑岳坑城门、关帝庙、朱氏五房祠堂、朱氏崇本堂及一处仙师洞摩崖石刻。苏龙池是漳州市烟草专卖局派驻岳坑村第一书记,他从零开始,积极践行“四下基层,五记五答”工作制度,经常深入基层一线,收集村民的“急难愁盼”,努力为村民谋福利、谋发展,让乡村振兴的画卷在这片热土上徐徐展开。

    “热心”访民需,从“潮乐失传”到“潮韵续传”。

    “苏书记,咱们村老人协会想办个潮乐队,可连套乐器都没有。”在与岳坑村党总支书记朱灿彬闲聊时,一句感叹让苏龙池上了心。随后,苏龙池拜访了村老人协会会长,与老人畅叙长谈,并掏出随身携带的“随访笔记”,一笔一划记下了老人的担忧:“岳坑这么大的村,竟然连支乐队都没有,自己的打鼓功夫在全县数一数二,眼瞅着就要失传了……”

    “得让潮乐声再响起来!”当天,苏龙池便开始奔走。为解决资金问题,他多次往返漳州、云霄县城、岳坑村三地,与市、县烟草部门进行沟通协商,邀请上级领导到村老人协会调研,召开三方协调座谈会。根据协商意见,他利用晚上时间,制定了《岳坑村老人协会助力“无假示范村”建设实施方案》,市烟草部门对该方案十分满意,并同意对老人协会进行捐助。如今,购买乐器的资金有了着落,还争取了部分资金用于运动器材、节日慰问等。

    “诚心”解民忧,从“守房不拆”到“拆旧迎新”。

    春节刚过,福山自然村旧村改造项目二期工程却卡了壳,这个火田镇试点项目的进展牵动人心——目前第一期21套新房已全部竣工,第二期工程却迟迟未能破土动工。苏龙池连同村干部马不停蹄赶往项目建设现场蹲点调研,了解工程滞缓原因。

    “我这房子前两年才刚装修,花了30多万元,我实在不舍得这么新的房子说拆就拆,况且拆了我们住哪去?”了解了老朱的顾虑后,苏龙池立即召集村干部们坐下来商量对策,同时征询镇里相关部门的意见,最终一套“暖心方案”出炉——考虑到老朱的房子刚装修不久,村里给予适当的补助;同时协调村干部亲属的空置房暂供其过渡使用。当苏龙池递上写满解决方案的笔记本时,老朱终于松了口:“苏书记,我同意拆除房子,并在三天内完成搬家!”如今,二期工地上推土机的轰鸣声取代了此前的寂静,村民们的新房蓝图正从图纸变成现实。

    “民心”聚民力,从“坑洼险路”到“连心通途”。

    “昨天有村民到山上摘青枣,下山途中连人带车一起摔到沟里。”“那条路是机耕路,很早之前修的一条土路,高低不平,每逢雨天便泥泞不堪。”听到村民们的吐槽,苏龙池立马放下手中的活,到这条机耕路实地考察。果然如村民所说,这条机耕路狭窄且没有任何防护措施,路面碎石居多,坑坑洼洼,有几处两到三米的深坑,路况比较差,给村民的日常出行造成了极大不便。

    为守护村民的“脚下安全”,苏龙池暗下决心,必须改造这条路!他多次往返于这条机耕路进行勘察、拍照并制作成PPT,还向设计公司的工作人员了解水泥道路的造价。并主动向火田镇、县农业农村局、县烟草局等部门领导,汇报了机耕路的现状、道路硬化的建设规划和意义,协调相关资金的争取事宜。在他的努力下,修路的资金终于有了着落。目前,该机耕路硬化工程项目已报县发改局立项,进入预算阶段。

    从“潮乐复响”到“旧村焕新”,从“征地破冰”到“民心相通”,苏龙池深入践行“四下基层、五记五答”工作制度,用小小笔记本记录村民们的“急难愁盼”,记录每次的纠纷排解,并从中勾勒出岳坑村的发展思路:以“六治融合”为抓手,聚焦示范引领、模式创新、短板补齐,建立健全乡村现代化治理体系,将岳坑村打造成机制建设好、乡风文明好、宜居条件好、配套服务好、示范效应好的新农村。

     

     

    来源:云霄融媒

     


    推荐信息
    热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