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乡村振兴的“根”与“魂”,基层教育的发展水平,不仅承载着乡村孩子的成长梦想,更决定着乡村未来的发展高度。2024年10月,漳州市纪委监委驻市教育局纪检监察组干部柳长棚来到云霄县下河乡世坂村驻村锻炼,怀揣着“办好乡村教育”的初心,他把脚步扎进乡村校园,用实干为当地教育难题破局,让教育的暖阳照进大山深处。
从“校园走访”到“难题聚焦”倾听村小教学诉求。初到世坂村,柳长棚便带着“摸清乡村教育现状”的任务,走进了世坂村小学。在与校长许锦森的交谈中,柳长棚了解到世坂小学现有10个教学班,315名学生,生源来自世坂村和三星村。在谈到学校当前面临的困境时,许锦森校长表示:“学校师资不算宽裕,但最棘手的是缺一台多媒体教学设备。” 柳长棚默默记下这个“心头事”,暗下决心要帮学校补上这堂“设备课”。
从“奔走协调”到“设备落地”破解教学保障难题。“村民的期盼、学校的需求,就是驻村工作的方向。”离开世坂村小学后,柳长棚整理好学校的诉求,赶往云霄县教育局反映情况。在与云霄县教育局相关负责人沟通时,他结合驻村调研的实际,讲述了世坂村小学当前面临的问题。
云霄县教育局对这一问题高度重视,立即协调世坂中心校统筹资金2万余元解决设备采购事宜,并要求严格按照规范流程,通过网超采购确保设备质量达标、资金使用合规。不久后,崭新的多媒体教学设备顺利运进校园,许锦森校长激动地对柳长棚说道:“感谢您对世坂小学教育的关心和支持!”
从“主动问需”到“资金争取”助力寄宿校建设提速。解决了世坂村小学的难题后,柳长棚并未停下脚步。在与下河乡中心校校长许文良的沟通中,他又捕捉到另一个教育民生痛点——下河车圩小学教学楼项目的配套设施资金缺口。
作为2025年云霄县委县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下河车圩小学是一所服务周边11个行政村(车圩、坡兜、下洞等)的乡村寄宿制学校,现有7个教学班、242名学生。许文良校长介绍,目前教学楼主体结构已于今年6月11日封顶,但课桌椅、校园广播系统、监控设备等配套设施的经费紧张。
得知情况后,柳长棚立刻发挥自身派驻单位优势,一边梳理乡村教育专项资金政策,一边主动对接漳州市教育局、市财政局。他多次带着项目材料上门汇报,详细说明下河车圩小学的办学意义和资金困境。经过不懈努力,他为学校争取到漳州市教育局专项资金5万元、漳州市财政局专项资金10万元,目前资金审批手续正在办理中。
“驻村工作,就是要把群众的‘急难愁盼’当成自己的事。” 柳长棚说。在世坂村的日子里,他用一次次奔走、一个个行动,为乡村教育搭起“保障桥”,用纪检监察干部的担当与温情,守护着大山里孩子们的求学梦想,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坚实的教育力量。
来源:云霄县委组织部公务员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