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正值油柑成熟期,走进云霄县东厦镇湖坵村油柑基地,一股清香扑鼻而来,油柑林翠绿丰茂,粗壮的枝干上挂满了一簇簇外形浑圆、果皮光滑的油柑。果农们熟练地将一颗颗油柑摘下,果园里一派丰收的喜人景象。
“我从1986年开始种植油柑,种植面积有四五十亩,主要种植品种是粉柑,一年可以采摘两季,每季可以采摘三四万斤。”果农汤宽元表示。
油柑的果实呈黄绿色,成熟后渐红。鲜果酸甜酥脆,初入口时微涩,回味甘甜,故名余甘子,油柑挂果后一般在中秋前后成熟,但采摘期很长,可以从中秋一直持续到春节前后。“现在主要是本地销售,一斤能卖三四块,我们有固定的收购商,主要用于制作蜜饯、糖葫芦或者泡酒等,部分销往漳州。”汤宽元说道。
“一秒涩,两秒酸,三秒回甘”,全网火爆的油柑茶饮让这一曾经的“小众”水果摇身一变,成为了各大饮料品牌推出新品的热门选择对象。随着油柑及其饮品得到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喜爱,油柑知名度迅速扩大,“身价”倍涨,摇身一变成为“致富果”,产业发展势头正盛。汤宽元告诉记者,正是瞄准这一小众水果商机,他准备扩大种植面积,带领当地农民相继改良种植出多个品种的油柑果,助力乡村振兴。
记者:陈杭 方阗
实习生:郑裕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