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国道联勤稳步推进 交通安全指数明显下降

  • 2017-06-15
  • 来源:闽南日报-漳州新闻网
  • 编辑:云霄融媒|云霄新闻网
  • 观看:1582 次
  • 暂无简介

      国道作为联系外省市的纽带,车流密集、行密度大。近年来,随着我市经济发展,车流量与日俱增,交通事故也随之上升。2016年下半年以来,漳州交警支队探索建立健全国道联勤机制,将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向国道倾斜,以大联勤、大投入、大整治为抓手,切实加强国道巡查管控、违法查纠、宣传劝导,取得明显成效。今年1至5月,我市发生在国道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同比减少8人,下降13.3%,交通事故和伤亡人数呈明显下降趋势。

      挖掘警力潜力从“实”字入手

      在国道沿线交叉口一律实行“五个一”(减速带、爆闪灯、提示警示标志、路灯、凸面镜)的建设标准。对国道交警中队营房进行修缮重建,按照有利于快速出警和方便群众的原则,在国道沿线选址建设。同时,针对全市国道“亡人多、秩序乱”突出问题,将全市国道分为4个联勤段,从各县、市(区)公安局抽调30名民警、30名协警,分班次进行24小时巡逻,开展维护交通秩序、查处严重交通违法、先期处置交通事故、排查交通安全隐患等工作。统一向参加联勤巡逻的民警和国道交警中队执勤人员配发188台具有GPS定位功能的执法记录仪,对参加联勤巡逻的14台警车安装警用车载终端系统。所有参加国道联勤基层大队及路面执勤民警、协警在巡逻、执勤中开启定位装置,并将定位数据实时上传市局指挥中心指挥调度平台,实现一线交警执法执勤警力分布、路面执勤情况等动态要素在市局和支队指挥中心实时可见,通过缉查布控系统,实现严重交通违法行为的精准打击。

      强化队伍管理从“严”字着力

      国道沿线交警中队是公安交警部门最基层组织和重要窗口单位,是维护道路交通秩序、确保道路交通安全和畅通的前沿阵地。近两年来,漳州交警抢抓机遇,全面加强13个国道交警中队建设,根据公安部《交警队正规化建设标准》和道路交通管理工作需求,合理配置交警中队警力,将于两年内分步骤实现国道交警中队正规化建设。同时,创新异地用警机制,建立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处警互动的联勤联动工作机制,采取异地交叉执法、强化重点执法、集中警力执法和支援警力执勤四种模式,严厉打击各类严重交通违法行为。

      加大隐患排查从“抓”字落脚

      根据国道交叉口多的特点,漳州交警充分依托道安办平台,加强交通安全劝导站建设,基本做到了“一站、两员、三懂、四会、五必备”,即每个劝导站配备两名劝导员,劝导员能懂“交通管理基本知识、基本业务和基本法规”,现场“会指挥、会劝导、会查纠、会宣传”,随身标配“一件反光背心、一个红袖、一个停车指示牌、一个随身工作包、一个喊话器。”同时,对每起亡人事故实行“六必查”,推动各地主动排查整改国道事故隐患路段。南靖交警大队邀请福州大学交通工程系方捷教授到辖区隐患路段进行调研,对国道319线金山镇东建村路段、东盘急弯至黄坑岭、龙船线路口以及山梅线等地现场查看了隐患路段周边交通环境、交通安全标志标线设施、车流、人流等方面情况,做出全面系统的安全评估,提出整改方案。

      强化安全宣传从“广”字切入

      交通管理工作涉及面广,漳州交警把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放在重要位置,推广交通安全社会化管理经验,在319、324国道沿线大力创建交通安全村、交通安全学校,提高广大群众的交通法制观念和交通安全意识;不断改进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开展对重点人员的教育管理,重点对客运车辆及小型客车驾驶员的管理教育,定期进行培训这些重点驾驶员,达到自觉遵守交通安全法、确保安全的目的;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等有效载体,扩大交通安全宣传效果。还利用交通事故图片展,深入到学校、农村、单位、社区巡回展出,用“血”的事实来警示驾驶人员自觉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

    推荐信息
    热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