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爱而聚 向爱出发

  • 2017-08-09
  • 来源:漳州新闻网
  • 编辑:云霄融媒|云霄新闻网
  • 观看:1609 次
  • 暂无简介

      在漳州,有这样一群人汇聚在一起,从20人左右逐渐增加到近700人,来自各行各业,因为同一份爱心,拥有了同一个身份——“情满芗江”志愿者,他们弘扬公益精神,2008年成立至今,开展了上千次的爱心帮扶行动。

    许多志愿者带孩子参加活动,从小培养爱心

      向爱出发:送去物资和鼓励

      8月6日7时多,在位于市区福海阳光小区内的“情满芗江”志愿者爱心团队联络点,数十名志愿者早早赶来,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出发。按照计划,当天部分志愿者将兵分两路,前往南靖县和华安县慰问贫困户共计63户。出发之前,志愿者们熟练地进行了“变身”:穿上印有“情满芗江”字样的工作服,戴上红色工作帽,挂上工作证。

    带上爱心物资,向爱出发

      8时整,志愿者带上爱心物资,向爱出发。志愿者手上的“花名册”除了一串简单姓名之外,还附有一份此前的入户调查册。上面记录了志愿者的一项前期工作——对当地提供的慰问对象信息逐个进行调查核实并详细记录。烈日炎炎,但所有志愿者即使大汗淋漓也严格遵守团队规定:志愿活动期间服饰保持统一形象。带上慰问物资,包括大米、食用油、八宝粥、干面条等,根据名单对贫困家庭逐户上门慰问。翻山越岭,负重前行,进屋帮忙干活,主动服务慰问对象,鼓励对方对生活要有信心,被慰问对象感谢之情溢于言表。

      “情满芗江”志愿者曾经分赴龙海、芗城、龙文等地,将几十位残障人士接到碧湖,让从未欣赏过美丽碧湖的他们一饱眼福,期间还进行义诊、义剪等;志愿者曾经走进漳州开智学校,和孩子们一起开心地过“六一”儿童节;志愿者曾经为帮助南靖和溪得了地中海贫血的刘某梅和刘某晴两姐妹,将为其募捐善款合计12万多元送到姐妹手中……据不完全统计,成立至今,“情满芗江”志愿者爱心团队爱心捐赠金额及物资累计价值上百万。

      为爱而聚:爱心团队的成长之路

      据介绍,“情满芗江”志愿者爱心团队由许琦瑄、洪建华、郑艳军、徐建华、杨翔竣五位爱心人士发起,在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爱心企业的热心支持下,于2008年成立。善款来自社会各界和团队成员捐赠,全部用于救助孤寡老人,扶助贫困家庭助学、助残等公益活动。为保障资助人、被资助人的利益,除了财务公开、透明外,还采用多人监督,共同管理的原则。账户收支都会更新在公众号“情满芗江志愿者”,团队成员和社会爱心人士可以随时查询财务情况。

    8月6日,华安高安镇政府为前来送爱心的志愿者送锦旗 庄宏 摄

       去年开始,团队在福海阳光小区里有了“爱心根据地”。漳州福临物业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陈再发告诉记者,在大部分业主不反对的前提下,在部分小区业主的提议下,并且经过长时间观察了解后,公司被“情满芗江”志愿者爱心团队坚持多年的志愿服务精神所感动,最终从物业放设备的房间里腾出了一部分空间免费予以支持当作联络点。会长许琦瑄说,“除了提供地方,物业公司还多次组织员工参与爱心捐款,让人很感动”。

      许琦瑄介绍,团队创立之初是约20人的“小家庭”,成员来自各行各业,9年来已成长为拥有近700人的“大家庭”。团队对成员唯一要求就是带着爱心来奉献。弘扬公益精神,开展公益实践活动,奉行“我奉献我快乐”,将每个人的心中小爱汇聚成能量巨大的社会大爱。

    出发之前仔细核对“花名册”

       除了团队成员,社会各界的爱心人士也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来弘扬志愿精神。副会长杨翔竣介绍,曾经有两位老人前来,详细查看活动资料,与志愿者深入地交谈之后,取出1万元奉献爱心,还坚决不留名。还有一次,一个十来岁的小女孩,手上拿着一堆零钱跑来联络点,很激动地说这是她把在家积攒的废品卖掉得到的钱,是她的爱心捐款。“这些故事鼓舞了大家,更坚定了志愿服务的信心,必须把每一分善款都用到实处”。

       因爱改变:帮助别人也提升自己

      在这个爱心团队里,包括了企业家、烧烤摊主、理发师、司机、医生、学生等;有60多岁的退休老人,也有十来岁的小学生。他们称呼彼此为“家人”,其乐融融,也得益志愿服务,他们变成更好的自己。

    确保把每一分善款用到实处

       许琦瑄幼时因左腿血管畸形落下残疾,从此拐杖相伴。她是漳州青年志愿者,也曾获得全国百名学雷锋先进个人荣誉。她说,由于残疾人的身份,参加爱心志愿活动曾遭非议,顾虑多。直到2006年,芗城区残联招聘残疾人联络员时,她主动请缨,“服务残疾人就是本职工作,再不怕非议”。多年来帮助了很多人,但她说,其实自己受益更多,志愿服务让自己不抱怨命运不公,而是感到快乐有意义。当看到很多“家人”变得更好时,很欣慰。

      承担前期入户调查工作,这让副会长洪建华先一步接触帮扶对象,“这个过程让我的思想很受洗礼,感恩生活。能帮助他们也是我们的一份荣幸”。平时爱抽烟的他,每次参加活动,“只要工作服一穿上,自动‘戒烟’了”。

    “情满芗江”志愿者爱心团队已经开展了上千次的爱心帮扶行动

       副会长杨翔竣兄弟姐妹众多,从小家里贫困。“那种无人帮助的无奈感我太熟悉了”,这份成长的伤痛让他在事业有成后在志愿服务中得到了释放,“能够反馈社会让我感到快乐”,而且我们的帮助是持续性的。

      芗城区石亭镇乌石村村主任高志明加入爱心团队一年多了。前几年,他从朋友那注意到了这个爱心团队,观察了几年后,他于去年主动加入。参加了好几次志愿服务,高志明说:“作为一名参与者,感受更加真实和受教育。”

    爱心帮扶

      志愿者小戴刚上大一。他说,从小在“蜜罐”里长大,最近第一次跟着母亲等志愿者入户慰问,感触颇深,提醒自己要惜福,“也希望以后有更多机会去帮助他们”。

          记者 郑来珍 文 范伟鸿 图


    推荐信息
    热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