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网讯(朱明强 文/图)新时代要有新作为。11月12日,在云霄绿州果蔬智能温控大棚内,工人们正加紧整地、移栽菜苗,一派繁忙的生产场面。“智能温控大棚比普通大棚节省一半的人工成本,每亩大棚还能增加收益2000元以上。”绿州公司负责人林婕介绍到,今年绿州公司投资3000万建设的90亩智能温控大棚提前3个月投入使用。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东厦镇主动扛起乡村振兴责任,以佳洲岛现代农业产业园为示范点,以点带面加快推动农业农村向现代化方向发展,带领全镇6万群众共同富裕奔小康。
农业+信息化,产业更优化
“我们公司不仅实现了机械自动化,目前正在建设物联网,逐步向信息化迈进。”绿州公司充分利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构建集环境监控、作物模型分析和精准调节为一体的农业生产自动化系统和平台,对不同的农业生产对象实施精准化操作,通过传感设备检测环境的物理参数,对土壤、大气、水等生产环境状况进行实时动态监控。有了这一系列的信息技术,管理人员在办公室就可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的管理软件实现对远方大棚的精准化种植、可视化管理、智能化决策。
同时,东厦镇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三年规划,2016-2017年投资2000万在佳洲岛建设8000亩高标准农田,明年计划再投资3000万元,在埭洋村、竹塔村、船场村、荷步村建设12000亩高标准农田。项目建成后,基本在全镇形成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农业生产格局。完善的基础设施,吸引了一大批涉农企业落户东厦镇,仅佳洲岛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内就有涉农企业43家,其中市级以上龙头企业4家,市级以上合作社3家,市级以上家庭农场2家。
生态+旅游,乡村更美丽
得益于佳洲岛农业产业发展,路变宽了,村庄环境也变整洁了,农村面貌焕然一新。村民做起“生态+旅游”的文章。
“我们佳洲村被评为省级富美乡村,现在的佳洲岛成了远近闻名的爱情岛,逢年过节来佳洲岛旅游的人络绎不绝,年初的番茄音乐节就吸引了近12万游客。”说起佳洲岛,佳洲村村民谢待荣满脸自豪。
两年来,东厦镇先后投入2亿元建设佳洲旅游观光产业园。游客集散中心、农家大院、爱情岛主题景观、田间慢道、戏水荷塘等一批项目的建成,让佳洲岛变身集特色农业、休闲农业、田园度假于一体的生态旅游观光岛。环境变美后,佳洲岛成功举办了红树林海鲜美食节、开漳圣王文化节、两岸青少年夏令营等活动,吸引广大海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而竹塔村的魏妈文化园和船场村的荔枝岭公园也加快打造生态游憩、宗教朝拜、养生禅修、文化创意的文化景区。
不只是环境变美了,东厦镇各村还实现了光纤入户,垃圾专门有人负责清运,卫生所、农村淘宝、水电气缴费点等多项公共服务设施和便民服务设施也投入使用,生活越来越便捷,乡村越来越宜居。
家风+文艺,乡风更文明
佳洲村是“宁挫一官、不假一字”刚正耿直的直节太史林偕春的出生地,传统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民风淳朴。为宣扬林偕春的好家风,东厦镇修缮了林太史公纪念馆,作为传统文化教育实践基地;今年,在各村开展“善行义举榜”和“身边好人”推荐活动,并联合县直部门,开展“好家风好家教巡讲活动”和“五好文明家庭”、“最美家庭”、“平安家庭”创建活动,以家庭的和谐促进社会的和谐,构建文明和谐的新型乡村风气。
为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东厦镇15个行政村全部开设农家书屋,配置书籍1500册以上,文艺汇演、全民健身系列活动、全民阅读、广场舞比赛等多姿多彩的文体活动,既营造人人参与健康文体活动的氛围,又为群众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服务+党建,治理更有效
“环岛漫道路桩被人破坏,请迅速调看监控,查明原因。”不到半个小时,一辆外地牌照的肇事车辆和司机就被查获。近年来,东厦镇大力推行网格化服务管理,共投入建设资金100余万元,整合佳州、洲渡两个村的网格平台和监控系统,在佳州村部建设网格服务管理工作站,将一些直接与村民联系的工作分解到每个网格,以网格为单位开展村民服务和日常管理,不仅降低了治理成本,更为“爱情岛”添加保护网。
“老方,你摊位不能摆这么出来,会占用到车道,太危险了!”在203省道,船场村通路畅通党员先锋队队长方文来正在劝导违规占道经营现象。船场村发挥四个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140名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建设“四堡垒五先锋”,坚持“党员是旗帜,承诺必践行”,通过亮身份,践承诺、树形象,提高党员在村民自治管理中的“存在感”和群众日常生活的“平安感”“获得感”。
发展+共享,生活更富裕
今年1-10月份,东厦镇完成固投20亿元,提前3个月完成年度任务,技改投资73614万元,完成年度任务的180%,工业税收更是在全县所有乡镇中首个突破2000万元大关,提前4个月完成年度任务。在东厦镇经济高速发展,成为全县发展的排头兵的同时,镇党委政府坚持改革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群众有更过获得感。今年累计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和各类惠民资金1400余万,惠及全镇6万群众;坚持“五业并举”抓扶贫,2016年脱贫517人,今年预计再脱贫422人,确保小康路上,不让一个贫困村、一位贫困户掉队。
承担新使命,开始新征程。乡村发展的蓝图已绘就,东厦正蹄疾步稳的建设农村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