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网讯(林伟超 汤志民 文/图)11月18日是位于马铺乡枧河村的何氏家庙重修竣成暨省级文物保护碑揭彩庆典的大喜日子,迎接亲朋宾客的彩旗沿路可见,鲜艳夺目的充气彩门更为庆典增添了节日的气氛。县人大副主任蔡美华、副县长林立鹏、县政协副主席许师逊及社会各界人士、福建、广东省何氏宗亲代表出席了本次庆典活动。
何氏家庙,位于马铺乡枧河村后厝自然村,占地面积近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75平方米。始建于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期间经过数次翻修,2016经理事会研究决定再次进行修缮。建筑古朴庄重、高雅壮观,具有明清时期建筑风格和闽南地区的建筑特色,该祠距今已有260多年的历史。
何氏家庙2009年被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福建云霄、平和等地何氏族人的祖地大宗祠,也是居台何氏的发祥地。它见证了两岸何氏宗亲血脉相承、团结友爱的亲情氛围,是两岸经贸往来和人文交流的纽带和桥梁。
何氏家庙的重修是马铺乡积极保护“五古”文化资源、努力延续历史文脉的一个缩影。在龙镜村,当地群众对古厝群进行保护性修缮,用于发展成为农家生态旅游地;在宝石村,世代生活在霞城土楼里的群众在政府的积极引导下,自觉当起土楼守护者,土楼打扫装扮得干净整洁。当地政府还想方设法引进民间资本,适当旅游开发,让霞城楼、杨美楼等土楼遗珠重新焕发新的光彩……截止目前,马铺乡共计划实施“五古丰登”项目5个,目前已开工4个,竣工3个,累计完成投资800万元。
如今,一个个文物保护项目在各村遍地开花,越来越多的历史文化资源留住了“文脉”,有力推动了全乡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马铺乡这些苍翠秀丽的古村落,在全乡上下“修旧如旧”的共同努力下,“记住乡愁”的味道越来越浓,宝贵的历史文化遗存重焕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