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网讯(蔡育忠 文/图)近日,笔者来到下河乡发现,违章搭盖的移动店面被全部拆除,道路两侧的雨棚、广告牌等占道物的身影也已消失不见,原本杂乱无章的道路,如今变得井然有序。
徒手整出崭新下河村
“脏、乱、差”曾是下河村的“代名词”,堆满了建筑、生活垃圾。许多垃圾飘落在村道上、巷子里、水沟中,大型机械清运车辆根本无法清理,给清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面对这样的困难,下河人并没有畏惧,成立由乡主要领导为组长,其他相关单位为成员的工作小组。乡、村两级40余名干部迅速集结,以分秒必争的执行力,对下河村村庄垃圾进行了清理清运。
“以前臭气熏天,蚊蝇滋生,看着他们这么辛苦地把这里清理得这么干净,创造了这么好的环境,我们大家别提多高兴了!”村民蔡庆荣笑着说。
行走的“红马甲”
“以前行人不看红绿灯、乱穿马路的情况特别多,为了防止行人乱穿马路,我们还拉起了警戒绳。创城以后,行人的文明意识明显提高了,走到路口,所有人都会自觉停下脚步等待绿灯,都不用拉警戒绳了。看着大家的文明程度在提升,看着这个城市一点点在变得更好,我特别的高兴。”方武红告诉记者。
方武红只是下河乡所有道路“劝导纠正行人乱穿马路、闯红灯等不文明行为”的劝导员之一。
今年,下河乡各学校组织学生在道路十字路口,身上带着绶带整齐地站在路口,亲身参与“文明交通”的活动。“您好,我们是文明交通劝导员,请您自觉遵守交通法规,谢谢您的合作。”孩子们纯真的微笑和句句倡导吹进每位路人的心里,变成了每个人的自觉行动。
村里的“铲子队”
以前,行走在下河乡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各种小广告、堆放物和建筑垃圾等。而如今,堆放物、建筑垃圾不见了,小广告少了,这一切都得利于村里的“铲子队”。
近年来,下河乡各村(社区)自发形成一支家园清洁“铲子队”,他们清理堆放物、搬运楼道堆积物品、清理小广告、粉刷墙面,工作多,但他们却不言辛苦,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以前村里的小广告泛滥成灾,严重影响美观,一般人家会及时清理自家门上的广告,但老年人和租房户大多对小广告无能为力或漠不关心。我们想了不少办法,试过用电吹风,但却苦于没有电源;试过用热水冲,但安全性太低。最后我们搜到了用消除剂喷洒然后用小铲子刮的办法,用此方法,半个小时就能清理一个楼门,工作效率一下子提高了不少。”凤兴村“铲子队”队长黄鑫同说。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力度,广泛发动宣传,在全乡范围内营造积极的创城氛围;将文明创城和美丽乡村建设、乡村生态游相结合,进一步促进乡村旅游业、杨桃产业的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实现‘绿、亮、净、美、畅’的目标。”下河乡乡长方炬宇表示。
据悉,下河乡先后组织150多人到辖区内开展文明劝导,发放宣传单500余份,还通过LED显示屏滚动播放、投放宣传标语等方式,营造浓厚宣传氛围,引导村民树立文明意识、养成文明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