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下河乡供稿)2018年以来,下河乡在环境治理上出妙招,紧紧围绕打造“城郊生态工业强镇·云霄后花园”的目标,坚持把改善环境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第一要务,采取纠察“两违”建设、乡村环境面貌集中整治、推行河长制等举措,使群众的生活更宜居,幸福指数和获得感不断提升。
纠察“两违”建设
“老蔡,你屋旁边的这块空地,我们拍了照存了档的,不能把石头砌过来,免得到时候叫你拆除。”近日,下河乡两违办工作人员在下河村巡逻时,对正在建房的村民蔡景川提醒道。
下河乡两违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来,下河乡严格监管城乡建设秩序,对还留存部分土地的违建业主适时提醒,全程监管,确保不出现新增违法建筑。
“我们建立机制,抽调工作人员进行常态化巡逻,全力纠察‘两违’建设。”该负责人说,他们引导业主合法改建,加强规划控制,积极配合土地例行督察。
2018年来,下河乡累计查处并拆除“两违”面积16300平方米,有效改善下河乡容村貌。
整治村容村貌
在下河乡新湖村的乡村公路上,每隔一段路便整齐地摆放着垃圾桶,路面干净整洁,就连边沟都清理得干干净净。
下河乡主任科员沈少伟介绍,2018年以来,下河乡立足打造“城郊生态工业强镇·云霄后花园”的目标,对各村开展村容村貌集中整治行动,将垃圾桶放置于农村主要人口聚集地,培养村民良好的卫生习惯,定期对农村主要聚集场所进行消毒,使农村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同时,下河乡不断完善各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增添垃圾桶340个,全部实现标准化、现代化管理。为了改善乡村面貌,出动车辆70余台次、人员300余人次,印发相关宣传资料8000余份。
落实好河长制
在下河乡世坂村,环保站工作人员在查看河道时,发现一根污水管网破损,有少量污水流入河中。他们拍照后上报乡政府,分管领导答复将立即进行整改。
在下河乡车圩村的车圩溪两岸,一群志愿者身穿红马夹沿溪捡拾垃圾,他们将河道中的白色垃圾捡完后,还对河岸的枯树枝进行清理,让河道水流畅通。
下河乡车圩村河段长吴志远介绍,该村每周都要组织“两委”成员、清洁工、志愿者沿河清理垃圾,确保河道干净、水质清澈。
今年来,下河乡先后召开动员布置会和业务培训会,落实了河长制责任体系,组织工作人员开展了现状调查,并建立河段长档案。截至目前,已整改破损污水管道3处。
据悉,下一步,该乡将继续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在乡党委、政府的指导下,加强乡村环境管理,切实巩固环境整治成果,建设更加整洁优美的生态环境。